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罗永浩:舆论战场上的脆弱与韧性

时间:2025-09-21 19:01:28 来源:海涛评论 作者:海涛评论


西贝风波中,罗永浩的突然沉默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位一向以犀利言辞著称的网红,为何在此次事件中选择了偃旗息鼓?或许,他意识到了自己比贾国龙更为脆弱的一面。

回顾这场风波,罗永浩的一条看似随意的微博,实则暗藏玄机。它如同蝴蝶的翅膀,轻轻一扇,便可能引发一场舆论风暴;又或是一个精心布局的陷阱,让西贝无论承认还是否认预制菜的存在,都难以逃脱被舆论包围的命运。


贾国龙的“自杀式还击”意外地让罗永浩在舆论场上风生水起。原本可能只是老罗自说自话的小事,却因贾国龙的激烈回应而演变成了一场全民关注的舆论战。于东来等餐饮界同行的力挺,更是无意中为罗永浩递上了“砖头”,助其在这场战斗中更加游刃有余。

罗永浩之所以能够指哪打哪,关键在于他占据了道德高地,并拥有丰富的舆论操控经验。贾国龙的一开口,便如同送上了耳光,让罗永浩的舆论攻势更加猛烈。老罗甚至一度想要给贾国龙送去10万元奖金,以示“胜利”的喜悦。

然而,罗永浩的脆弱性也在此刻暴露无遗。他的核心资产是口才,是那张能够调动公众情绪的三寸不烂之舌。但一旦这张嘴被“封住”,或是舆论风向发生转变,他便可能陷入被动。

罗永浩的舆论战场资历深厚。作为早期网红,他以口才著称,早在互联网的“原始阶段”便已脱颖而出。他的流量最初来源于在新东方讲课过程中插播的段子,这些被学生录下的音频在网上广受欢迎。尽管学历不高,但他却被俞敏洪慧眼看中,成为了新东方的英语培训教师。

然而,罗永浩与俞敏洪的合作关系并未长久。2006年从新东方离职时,他给俞敏洪写了一封信,指出了新东方的诸多问题。但俞敏洪非但没有感谢,反而批评他“有精神问题”。此后,罗永浩开始了创业历程,从办网站到办英语培训学校,再到进入智能手机行业,他一路跌跌撞撞,却始终未能找到真正的成功之路。

尽管如此,罗永浩的口才始终是他最宝贵的资产。2011年,他因购买的西门子冰箱存在质量问题而怒砸冰箱,这一举动让他声望大涨,也预示着他未来将创办锤子科技。然而,好口才并不必然带来好产品。锤子手机做了6年,最终还是未能成功。投资方赔得很惨,老罗个人也背负了巨额债务。

但罗永浩并未放弃。直播带货的春天来了,他靠口才挣钱还账,据说挣了很多钱。然而,他的创业之路并未因此变得平坦。中间还创业做电子烟,却遇到国家政策调整而失败。如今,他仍是AR创业者,成败尚未可知。

回顾过去20年,罗永浩的身份经历了多次演变:从英语教师到公共知识分子,从培训学校校长到网红、意见领袖,再到手机制造商、负债者、带货主播、AR创业者……他似乎总是在尝试新的领域,却始终未能找到真正的归宿。

有人说他“做啥啥没成,吵架第一名”。这虽然有些刻薄,但却也不无道理。罗永浩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他的口才,这是他靠嘴吃饭的行当里的顶流。然而,一个靠嘴挣钱的人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的是不能再开口说话。

西贝事件中,罗永浩虽然仗打得漂亮,但却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他的舆论攻势虽然获得了90%的舆论支持,但却也可能引起某些人的不满和警惕。或许就是被有这种“感觉”的人提醒了,老罗突然发现了自己的脆弱。过犹不及,月盈则亏。在别人让他闭嘴之前先闭嘴一会儿,或许是聪明之举。

到了这个时候,再看自我捅刀子的老贾,反而更有韧性。即便关一半的店,也能活;即便赔半年的钱,也能撑。而罗永浩的核心资产是嘴,得保护好嘴。暂时闭嘴,或许是对嘴最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