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开学季的钟声敲响,2025年暑期档剧集市场的激烈竞争也画上了句号。尽管短剧市场的崛起给长视频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今年暑期档依然涌现出了众多爆款剧集,成绩斐然。在这场“剧”斗中,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三大平台谁才是真正的赢家?长剧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作者/拉面虾
出品/新摘商业评论
今年暑期档,长视频平台虽然面临短剧的竞争压力,但依然不乏亮点。优酷凭借《藏海传》《以法之名》两部大剧领跑长剧赛道,成为全网累计有效播放榜单的TOP2。爱奇艺则聚焦现实主义、古装、悬疑等多元类型,通过《生万物》《临江仙》等作品打开局面。腾讯视频则采用“超级大剧+精品垂类”的组合拳,推出了多部高口碑作品。
根据云合数据统计,2025暑期档共有6部剧集正片有效播放突破10亿大关。其中,优酷的《藏海传》以13.6亿的有效播放量位居榜首,而现实主义司法题材剧《以法之名》则以13亿的有效播放量紧随其后,成为今年暑期档唯一一部司法题材爆款。爱奇艺的《生万物》自8月中旬上线以来,正片有效播放量已超13.3亿,且预计未来还将进一步攀升。
从题材分布来看,今年暑期档上新最多的是古装爱情剧,共有15部,其中爱奇艺占据7部。主旋律作品则以14部的数量紧随其后,主要来自腾讯视频和爱奇艺。此外,都市、悬疑、奇幻等题材也有不俗表现。其中,《扫毒风暴》《生万物》《淬火年代》《暗潮缉凶》等主旋律与现实主义题材佳作频出,豆瓣评分均在7分以上。
尽管上新规模有所精简,但各平台在剧集数量和总集数时长上均有所体现。今年暑期档长视频平台共上新长剧集160部,同比减少7部;新国产新剧总集数同比减少4%,总时长同比减少7%。不过,上新的国产新剧同比增加4部,共71部。
在暑期档的竞争中,优爱腾三大平台各自展现了独特的策略。优酷凭借《藏海传》和《以法之名》两部大剧实现强势反弹。《藏海传》仅用38小时就达到站内热度破万,创造了新的纪录。而《以法之名》则以13亿的有效播放量在集均V30、热播期集均榜中位列头名。
爱奇艺在暑期档持续领先,剧集正片有效播放量始终位居前列。这得益于其擅长的古偶三部曲《临江仙》《书卷一梦》《朝雪录》形成的矩阵效应,以及现实题材大剧《生万物》的“网台双爆”。《生万物》在爱奇艺站内热度峰值突破11018,高居平台历史第二;CVB收视峰值达2.806%,平均收视2.388%,拿下2025年央八收视年冠。此外,由杨幂饰演的宁绣绣一角更是成为今年首位角色霸评指数破120万的角色。
腾讯视频则是今夏上新最多的平台,总计27部,类型多样。其“超级大剧+精品垂类”的策略既贡献了由头部IP和艺人出演的作品,又在视听方面更有针对性,受众更明确。这种策略既可凭借口碑出圈,也可凭借讨论度出圈。
尽管今夏剧集市场热闹非凡,但长剧集的整体下滑趋势依然难以阻挡。爱奇艺二季度营收为66.3亿元,同比下滑11%,净亏损为1.34亿元。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为1.14亿,同比、环比均下滑了300万。优酷改组后将文娱板块列入“其他收入”,数据不直接反馈在财报中,但也难逃大趋势。
即便14级S作品扎堆暑期档,也依然留不住观众。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25年暑期档全网正片总播放量达284亿,同比下降11.3%;集均播放也整体缩水,今年暑期档只有一部《以法之名》集均播放量过5000万,去年为3部。
随着用户减少,投资、成本和内容也随之减少,市场的进一步缩小让遵循“内容为王”逻辑的长视频行业陷入降本减效的恶性循环。除了整体预算下降外,资金的高度集中也成为一大趋势。原本用于投入A级以下市场的资金基本流向了微短剧市场。
这种“得头部者得天下”的局面虽然有机会制造出《生万物》《藏海传》这种高投入高回报的精品化作品,但也导致大量中小成本项目融资无门,开机数量锐减。然而,这种残酷的搏斗对行业自身来说并不一定是坏事,反倒是逼迫着行业进行一次自我改革,清洗掉投机的部分,只保留下专注于内容的部分。
今年的暑期档也印证了这一点。无论是《以法之名》还是《生万物》,这些作品的成功无一不是依靠扎实的剧本、精湛的表演和对现实的深刻刻画赢得观众的共鸣与好评。反之,只是空洞的堆砌IP和明星,但质量未达预期的S+大剧不再被市场认可。投资回报率的衡量标准正从单纯的流量指标转向为口碑驱动下的长期价值和品牌效应。
面对长内容的一蹶不振,广电终于亲自下场改革推出了21条新政。这21条新政包括取消电视剧40集上限、不严格限制古装剧数量、改进季播剧播出间隔时长管理以及鼓励支持优秀微短剧进入电视播出等。此外,在审查机制方面也有改革,针对卫视黄金档及重点网站首屏剧目,总局和省局将建立同步审查机制,电视剧完成片审查时限也将实现压减优化。
那么,在新政下可能会有哪些变动呢?首先,改进季播剧播出间隔时长让IP的长线开发成为可能。阅文集团版权业务总经理惠敏认为,“政策对季播剧‘边审边播’、古装剧灵活排播、剧集集数上限松绑等规定,为IP系列化、长线化开发提供了制度保障。”
其次,政策支持引进优质海外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在卫视频道黄金时段播出,优化引进剧集指标分配,并且允许择取境外优秀作品进行高质量本土化改编,且不局限于日韩IP。这将为国内观众带来更多元化的视听体验。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微短剧电视化”。政策鼓励支持优秀微短剧进入电视播出,支持优秀微短剧通过电视平台播出,省级卫视可开设微短剧剧场。短剧进入电视台对短剧来说也是进一步规范自身的机会。
总体来说,广电21条新政并不是来“拯救”被挤压的长内容市场,而是让内容市场回到一个更公平的竞争生态。对于长视频来说,市场缩水和资本外流的趋势基本上只能减速不能逆行。然而就像摄影的发明无法真正取代绘画一样,长剧并不会被短剧逐出舞台。但能够留存下的也只有最顶尖的部分。
究竟是开拓新的领域还是把长剧推到极致?不同平台也在陆续给出不同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