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的斯大林,身高仅1米65,却以高加索悍匪的身份闻名于世。尽管身材并不魁梧,但他英俊潇洒,体魄健硕,擅长劫掠银行、绑架勒索,更精通冷兵器斗殴与暗杀等手段,为革命筹集了大量资金。
斯大林的形象与宣传画上的形象大相径庭。官方数据显示,他身高约1米65,脸上因幼年天花留下麻点,左脚第二、三脚趾天生相连。这样的外貌,很难让人联想到他日后会成为百万大军的统帅。然而,历史往往充满戏剧性,天选之人未必以高矮胖瘦论英雄。
斯大林出身平凡,1878年生于格鲁吉亚的哥里镇,父亲是嗜酒如命的鞋匠,母亲则是虔诚的东正教徒,希望他成为神父。尽管家境贫寒,母亲仍坚持送他进入教会学校。
然而,斯大林从小便展现出叛逆的一面。他在学校成绩优异,圣经背得滚瓜烂熟,私下却偷偷阅读雨果、马克思等人的禁书,思想逐渐觉醒。1899年,20岁的他因“宣传颠覆思想”被神学院开除,从此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斯大林投身高加索地区的地下斗争,革命需要资金、武器与人脉。他与同志们采取直接手段——“没收剥削者的财产”,即抢银行、绑票勒索。他亲自策划并参与了高加索地区一系列武装行动,熟悉地形、善于伪装,精通游击战术。他枪法精准,尤其擅长纳甘左轮手枪,近身肉搏时高加索短剑更是出神入化,令沙皇警察与哥萨克骑兵头疼不已。
1907年的第比利斯银行抢劫案堪称斯大林的“代表作”。他与卡莫策划袭击运钞马车,用炸弹与枪火制造混乱,最终抢走34万卢布(约合数百万美元)。这笔巨款大部分被秘密送往国外,资助了当时经费紧张的列宁。斯大林以“悍匪”方式,为布尔什维克的崛起提供了关键资金。
这些行动充满血腥与暴力,造成无辜平民伤亡,引发党内孟什维克的反感,指责他是“土匪”与“罪犯”。但列宁看重他注重实效、不择手段的作风,曾评价他为“一个出色的格鲁吉亚人”。
从1902年首次被捕到1913年最后一次流放,斯大林十多年间被捕7次、流放6次、成功逃跑5次。西伯利亚的冰天雪地与沙皇的监狱,成为他积攒革命经验与人脉的“大学”。这段亡命生涯将他磨炼成钢铁般坚硬、内心深不可测的人,他不再相信任何人,只相信权力和斗争。
斯大林的命运充满矛盾与争议。他建立了超级大国,却以无数人的血泪与生命为代价。他是恶魔还是英雄?历史或许没有简单的黑白之分。但他年轻时在高加索当“悍匪”的岁月,无疑为他日后的人生轨迹写下了最深刻、也最血腥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