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一起涉及网红“柴怼怼”的玉石销售欺诈案件有了新进展。据在“柴怼怼”直播间购买玉石的消费者透露,他们通过警方提供的查询途径了解到,“柴怼怼”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一案已取得初步进展。警方已完成对涉案首批玉石饰品的价格鉴定和真伪鉴定工作。
鉴定结果令人震惊:目前已鉴定的30多件玉石产品,估价普遍在30元至500元之间,远低于消费者实际支付的金额。更令人气愤的是,其中15件玉石被鉴定为“染色和田玉”,毫无收藏价值。查询页面“人员信息”部分还显示,“柴怼怼”及其妻子肖某已于9月8日被依法拘传,次日即被刑事拘留。
网红“柴怼怼”被刑事拘留
多名消费者对此案进展表示高度关注。在柴氏珠宝花费6666元购买和田玉手镯的张女士表示:“希望当地相关部门能够公正处理此案。”而消费金额高达9.4万元的何女士则透露,她仍有5375元未得到退款。更让她气愤的是,肖某曾在直播间公开声称“有钱也不退”。得知“柴怼怼”及其妻子被刑拘后,她表示“终于松了一口气”。
“柴怼怼”直播间售卖染色和田玉
仍有8万多元未退款的谭女士透露,她近日收到平阳县公安局的鉴定意见通知书,上面显示直播间售价近4万元的12件玉石饰品,价格鉴定总金额只有3509元。“他们售卖的价格竟然是鉴定价格的十几倍,有的甚至二十多倍,这简直是明目张胆的欺诈!”
曾协助消费者维权的前“柴怼怼”直播间实习生“小鱼干”(网名)透露,首批130多件送检物证中,仅有30多件出了鉴定结果。她表示,民警告诉她,首批送去鉴定的玉石饰品,很多鉴定中心的工作人员都不愿接收,“说这些都没有鉴定的价值”。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办理中。
“柴怼怼”在直播中
9月10日,大象新闻记者获悉,网红“柴怼怼”(原名柴向前)等人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已被温州市平阳县公安局立案侦查。此前,多名消费者已向大象新闻反映,9月8日“柴怼怼”等人已被警方带走调查。记者致电平阳县公安局,民警确认情况属实。
警方的立案告知书
7月2日,网信中国微信公号发文称,国家网信办扎实组织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 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并将部分典型案例通报。其中,抖音账号“柴怼怼”“怼怼柴”,小红书账号“柴怼怼”等,因无事实依据蓄意抹黑某企业产品质量,恶意诋毁企业及企业家形象声誉,并借机吸粉引流带货,已被依法依约关闭。
7月22日,平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平阳县小丫茶饮有限公司做出行政处罚公示,认定该公司对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据悉,小丫茶饮是网红博主“柴怼怼”除玉石外涉足的另一产业。柴怼怼曾在视频中承认,自己“把贵州山上的农产品、野草野花野树根、猪吃的草,拿过来宣传成中药”,这种行为无疑是对消费者的极大误导。
“柴怼怼”宣传“中药茶饮”
多名消费者反映,购买、饮用柴怼怼及其妻子所售“中药茶饮”后身体不适。去年8月,消费者何依依(化名)在直播间看到柴怼怼对自家茶饮的药效宣传后,开始按副购买。“我问有没有治子宫肌瘤的,他说有,然后就让我加他(妻子)的微信。我一共买了八副,总共4千块钱的药。”何依依说,“等我吃完以后再去检查,结果(子宫肌瘤)还长大了。我就跟他讲,医生说还是要手术,要不退我一部分钱,然后他就不理我了。”
消费者购买“中药茶饮”后就医
在消费者们提供的视频中,记者看到,柴怼怼曾高调宣布:“现在我们成立茶饮事业部,专门去做这个东西。”他还在直播中宣称:“我当时结石很厉害,一个疗程没喝完,尿的时候尿出来了。喝排湿(茶),粉丝喝了以后肚子都变小了!”然而,不少人表示,喝了小丫茶饮的“中药茶饮”后感到身体不适,有的甚至住院治疗。
曾在柴怼怼直播间工作的前实习生“小鱼干”告诉记者:“有一个姐姐给我拍的照片,从一盆药里分拣出了大量的苍耳子,而且这些苍耳子没有经过特殊处理的。”据《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中描述:“苍耳全株有毒,以果实(即苍耳子)毒性最大。”因此,苍耳子入药需先经炮制,拣尽杂质,去刺,炒至焦黄,使脂肪中所含的蛋白变性,而达到去毒的目的。且用量须严格遵照医嘱。
“小鱼干”一直在积极帮助网友们维权。今年以来,她陆续接到了近百名网友发来的相关消息。她表示,这些服用“中药茶饮”的消费者,有癌症患者、肝病患者、鼻炎患者,“但不管是什么体质,都被推荐服用同一款药”,这种行为无疑是对消费者健康的极大威胁。
“中药茶饮”中添加的苍耳子
随着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向市场监督管理局反映情况或报警,柴怼怼发布视频回应:“关于排湿茶的事,我柴向前承认,这事做的真不好,夸大宣传过——把贵州山上的农产品、野草野花野树根、猪吃的草,拿过来给宣传成中药。”然而,这种事后承认错误的态度,并不能弥补已经对消费者造成的伤害。
北京市中伦文德(郑州)律师事务所郭新华律师分析认为,小丫茶饮的行为涉及多重法律风险,包括添加苍耳子等不属于药食同源目录范围及保健食品禁止添加的中药,标识上没有标明药品属性,夸大效果、虚假宣传等。消费者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向商家主张10倍的赔偿,或最低1000元的赔偿。如果商家拒绝赔偿,消费者可以向法院起诉或向有关部门举报。
行政处罚结果
7月22日,平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平阳县小丫茶饮有限公司通过抖音、微信宣传,以微信交易的方式销售祛湿、护肝茶等各类茶饮,但无法提供证据证明相关功效。当事人销售的茶饮产品未标明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或者销售者的名称信息。最终,小丫茶饮收到了高额的行政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商家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款220000元,上缴财政。
7月28日,温州市柴氏酒业有限公司(法人柴向前)因发布含有虚假内容的广告等行为,被平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合计罚款6000元。这一系列处罚,无疑是对“柴怼怼”及其相关企业违法行为的严厉打击。
(来源:大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