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消息,美国国务院于9月26日宣布,吊销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的赴美签证。此举引发哥伦比亚政府强烈反应,并导致国际舆论广泛关注。
美国国务院在社交媒体发布声明称,佩特罗总统当天早些时候在纽约街头参与抗议活动时,公开呼吁美国士兵“不服从命令并煽动暴力”。声明强调:“佩特罗的鲁莽行为已构成安全威胁,因此决定吊销其签证。”
据央视新闻补充报道,佩特罗当日参加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活动时,向现场美国士兵发表讲话,呼吁其“拒绝执行特朗普的命令,转而服从人类良知的指引”。目前佩特罗正在纽约出席第80届联合国大会,尚未对此事件作出正式回应。
哥伦比亚内政部长阿曼多·贝内德蒂26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真正应该被取消签证的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联合国已一致认定其‘不配作为世界公民’。”此言论直指美国对巴以冲突的双重标准。
此前在9月23日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期间,佩特罗曾当面指责美国总统特朗普是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种族灭绝”的帮凶。他同时谴责特朗普政府以“打击毒品犯罪”为名,在加勒比地区发动军事行动并轰炸委内瑞拉船只。据现场记者描述,佩特罗发言时美国代表团集体离场以示抗议。
同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联合国总部发表近一小时演讲,其间多次发表争议性言论。他宣称“美国在我的领导下进入黄金时代”,并自夸“独自结束七场战争”。针对气候变化议题,特朗普重申其“骗局论”,声称“欧洲每年大量人口死于高温是因为用不起空调”。
在移民政策方面,特朗普警告各国“若继续开放边境,国家将走向毁灭”,并特别点名欧洲国家“正在资助针对自己的战争”,因其仍从俄罗斯购买能源。值得关注的是,特朗普在演讲中无端指责中国“继续购买俄罗斯能源”,对此中方已多次强调相关经贸合作正当合法。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随后反驳特朗普的“奖励论”,强调“巴勒斯坦建国是权利而非奖励”。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50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但美国仍坚持拒不承认。
此次签证风波发生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期间,各国领导人正就全球热点议题展开密集磋商。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此举可能进一步加剧其与拉美国家的关系紧张,同时也暴露出美国在处理国际争议时的强硬姿态。
哥伦比亚政府表示将通过外交渠道提出严正交涉,而国际社会正密切关注佩特罗总统是否会因此改变联合国大会期间的议程安排。
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