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俄罗斯实施的二级制裁并未取得预期效果,至少目前尚未看到明显成效。印度继续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更是直接拒绝了特朗普的相关要求。面对这一局面,乌克兰选择采取更为直接的“制裁”手段——对俄罗斯能源业发动攻击。
最新的一次袭击发生在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阿菲普斯基炼油厂。乌克兰无人机精准击中了该炼油厂的AT-22/4常压蒸馏装置。这一装置是炼油过程中的关键设备,负责将原油分离为气体、汽油、煤油、柴油馏分及重质燃料油,以供后续加工使用。该装置在2013年经过升级后,年处理能力已达300万吨。
尽管俄罗斯工程师们展现出了顽强的努力,不断修复被无人机炸毁的炼油厂设备,但在缺乏理想零备件和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修复速度远远跟不上乌克兰的破坏速度。更令人担忧的是,乌克兰的远程无人机产量还在不断增加,而“火烈鸟”等威力更大的巡航导弹也尚未投入使用,这无疑给俄罗斯能源业带来了更大的威胁。
尽管俄罗斯地方官员们不愿承认乌克兰无人机击中了炼油厂和油库,只是强调拦截了多少无人机、被击落的无人机碎片引发了火灾等,但事实胜于雄辩。俄罗斯各地的油荒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在很多地区,人们排队加油却只能加到有限的20升汽油,甚至边境地区的俄罗斯人不得不驱车前往哈萨克斯坦等邻国加油。
一些俄罗斯军事博主对目前的状况表示了深深的担忧。他们将目前的油荒与1917年的面包短缺相提并论,担心俄罗斯军队或许还没有在战场上被击败,俄罗斯内部就已经出现了问题。他们指出,油料短缺不仅会导致油价上涨,还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包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和短缺等。这些博主对俄罗斯人的忍受能力表示了质疑,并不认同克宫所谓俄罗斯人愿为克宫忍饥挨饿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