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纽约联合国总部迎来了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的开幕日。各国领导人纷纷上台发言,其中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演讲尤为引人注目。他的演讲持续了近一个小时,火力全开,对多个国家和国际事务进行了猛烈抨击。尤为引人关注的是,他两次点名中国,试图在公开场合对中国进行指责,并拉拢其他国家共同孤立中国。然而,就在同一天,中国在另一个重要会议上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让国际社会看清了谁才是真正有担当的大国。
特朗普的演讲基调充满了怨气,仿佛是将自家事务处理不当的责任归咎于他人。他首先抱怨联合国效率低下,称其只会发布空洞的声明,而无法解决实际问题。随后,他将话题转向了俄乌冲突,指责战争已经持续了三年,每周都有数千人丧生。在此过程中,他直指中国和印度,声称两国购买俄罗斯石油等于为战争提供资金支持。他引用数据称,俄罗斯通过这些石油出口赚取了大量资金,用于维持军队补给。对于中国,他并未提供新的证据,只是重复了以往的说法,称中国是俄罗斯石油的主要买家。印度和欧洲国家也未能幸免,他敦促各国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然而,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确实较多,但这主要是基于能源需求,而非针对战争。中国外交部在24日回应称,中俄经贸合作正当合理,不针对任何第三方,旨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印度也表态称,其能源采购是内部事务,不接受外来干涉。
特朗普第二次点名中国是在讨论清洁能源话题时。他首先否认全球变暖的真实性,称其为骗局,并批评风电和太阳能项目浪费资金。随后,他提到全球大部分风力发电机在中国制造,但中国自己却很少建设风电场,而是热衷于向其他国家出售。这番言论听起来像是在讽刺中国只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注重环保。然而,美国媒体CNN和《纽约时报》迅速发文反驳,指出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全球第一,2024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超过火电1.5倍。国际能源署的报告也显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投资方面领先全球。特朗普的这番言论显然忽视了事实,国际社会不少人对此表示摇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4日的会议上间接回应称,需要通过对话解决分歧。特朗普的整个演讲透露出强烈的私心,每句话都围绕着美国优先的原则,对全球问题没有提出任何解决方案,只知道批评他人。
就在同一天,联合国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世贸组织现有和未来谈判中,将不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了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的欢迎,他称这是世贸组织的一个转折点。中国强调,此举旨在支持多边贸易体系,反对单边主义,并推动贸易规则的更新。路透社和《华尔街日报》纷纷报道称,这显示了中国主动承担责任的决心,增强了多边体制的信心。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赞扬这是全球发展倡议的落实行动,有助于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欧洲联盟贸易专员表示,这有助于WTO改革谈判的进行,而美国国务院则低调表示将观察后续发展。
特朗普的批评实际上暴露了美国优先政策的短板。他试图通过指责他人来转移视线,但事实摆在眼前。中国在WTO上的决定正好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是拉帮结派搞孤立,另一个是主动让步促合作。国际媒体对此进行了广泛报道,CNN称特朗普的风电言论失实,《纽约时报》则分析称他的孤立主义政策加剧了全球分歧。中国外交部回应俄乌指责时强调,合作应基于互利共赢的原则。世贸组织日内瓦总部官员称中国的举措为改革注入了动力,多国媒体也表示这促进了贸易自由化。
特朗普推行的美国优先政策,实际上是在倡导各国只关注自身利益,而忽视全球问题的解决。然而,在当今世界,战争、气候、贸易等问题无一不是全球性的挑战,仅靠一国之力是无法有效应对的。中国不求新的特殊待遇,而是在坚持发展中国家身份的前提下,支持贸易规则的公平更新。这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更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声。世贸组织的数据显示,特殊待遇原本是为弱势国家设计的,而中国的让步无疑为改革增添了动力。相比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中国的这一步棋更显大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