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自1945年二战胜利后成立,并于次年召开第一届大会。历届大会通常在每年9月开幕,涵盖一般性辩论、领导人演讲及国际议题决议,持续三个多月。今年9月,第80届联合国大会如期开幕,本应是庆祝联合国成立八十周年的喜庆时刻,却因一系列意外事件蒙上阴影。
过去几天,法国总统马克龙、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韩国总统李在明先后在纽约遭遇尴尬。法新社最初报道,马克龙车队被纽约交警以“为特朗普车队让行”为由拦停,导致其步行半小时返回法国领事馆。这一事件最初被视为“个例”,甚至有专家分析是特朗普对马克龙的“特殊羞辱”。
据法新社披露,马克龙曾试图通过电话联系特朗普解决问题,但特朗普在电话中敷衍了事,未能提供实质性帮助。这一场景被各国记者和纽约民众拍摄下来,马克龙最终只能灰头土脸地步行返回使馆。
今年联合国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是法国等西方国家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并推动“两国方案”落地。由于特朗普曾宣称“一生支持以色列”,国际问题专家认为,此次事件可能是对法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报复。
然而,事件很快出现反转。多国媒体报道,纽约交警不仅拦停了马克龙的车队,还对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韩国总统李在明的车队采取了同样措施。埃尔多安在保镖簇拥下站在路边,表情愤怒;李在明则被交警指挥站在人群中,显得手足无措。
韩国民众对李在明的遭遇反应强烈,痛骂其“有失国格”。然而,真正的责任应归咎于美国政府和特朗普本人。韩国网民甚至不敢公开痛骂特朗普,反映出美国对盟友的轻视态度。
此次事件凸显了美国政府“美国绝对优先”的政策导向。相比之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访问美国时从未遭遇类似情况,特朗普甚至亲自为其搬椅子。这种“盟友优先级序列”问题,进一步暴露了美国的外交偏见。
马克龙、埃尔多安、李在明此次行程并非国事访问,而是参加联合国大会。特朗普对三人车队的拦停,更多反映了美国“大国风范和基本外交礼仪”的缺失。纽约作为联合国总部所在地,未能妥善安排各国政要行程,暴露了其管理能力不足。
美国不仅是联合国会费的长期欠费大国,还多次利用总部所在国的身份干预他国参会。过去几十年,要求联合国总部迁出的声音从个别国家诉求逐渐成为共识。此次事件再次证明,美国对联合国总部所在国身份的滥用已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联合国成立八十年来,世界格局已发生深刻变化。既然美国连所谓盟友的领导人都不尊重,联合国总部也非美国不可。纽约连多国政要的车队都安排不好,东方大国的安全之城完全可以胜任。百年沧桑,时移世易,联合国总部的未来,必将在东升西落的大势中找到新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