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剖析电视剧《雍正王朝》的诸多细节时,一个引人入胜的情节浮出水面:当田文镜在山西彻查官员府库存银造假案陷入僵局时,李卫为何会“恰巧”现身山西,并主动提出帮助田文镜?这一安排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意?
直接给出结论:李卫此时出现在山西,实则是他与邬先生精心策划的一场“局”。这场局并非针对田文镜,而是旨在利用田文镜,实现一个更为深远的目的——帮助邬先生从李卫身边“脱身”,再巧妙地从田文镜处“逃出生天”。
回顾过往,邬先生曾向雍正承诺,将选择一个稳妥之地实现半隐生活,既远离雍正的直接威胁,又不脱离其掌控,以防泄露雍正上位时的机密。将邬先生安置在李卫身边,无疑是当时最合适的选择。
李卫作为雍正最信任的大臣,对雍正的命令绝对服从。同时,他自幼跟随雍正,对邬先生所掌握的情况了如指掌,不会产生任何违和感。再者,李卫文化水平有限,邬先生的辅助无疑能助其在官场迅速成长,成为雍正所需的人才。此外,李卫对邬先生向来敬重有加,邬先生在他身边不会受到任何委屈。
然而,随着李卫官职的不断提升,他与雍正的接触日益频繁。这一变化让邬先生和李卫都感到了不安。从邬先生的角度看,李卫官职越高,他被雍正过问的机会就越多,这无疑增加了他的风险。而从李卫的角度看,邬先生在他身边,无疑是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雷”。雍正对邬先生的猜忌本就深重,万一李卫处理不当,必将受到牵连。
因此,让邬先生尽快离开李卫身边,成为了两人心照不宣的共同目标。但如何操作,却是一个需要仔细考量的问题。如果让雍正察觉到是李卫主动送走邬先生,或是邬先生自己的意思,必将引起雍正的更大疑虑。而如果将邬先生送到不合适的地方,更会触怒雍正。
正当此时,田文镜在山西的办案陷入了困境。这一情况为李卫和邬先生提供了转机。他们认为,如果让邬先生去到田文镜身边,将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选择。田文镜同样是雍正器重的朝臣,虽然与李卫的关系不如李卫与雍正那般亲密,但绝对是雍正的嫡系。邬先生去到田文镜身边,辅助他干事,等同于在帮助雍正。即便雍正听说了,也不会有什么异议。
而且,田文镜与雍正的关系不如李卫那般亲近,邬先生被雍正关注的机会自然会大大减少。将来,邬先生就可以寻找机会离开田文镜,实现“全隐”。但关键在于,这个意图不能由李卫和邬先生直接表露出来,而必须由田文镜主动提出,这样才能在雍正那边过关。
田文镜办案陷入困境,正好为这件事提供了合适的理由。李卫之前就对诺敏短时间内追回山西府库欠款存疑,他本着为雍正分忧的目的,和邬先生出现在山西,帮助田文镜推进案情的突破,完全在情在理。
当邬先生几句话点破山西案件的要害之处时,田文镜不得不接纳邬先生。而李卫在见到田文镜后,更是打着为邬先生谋职业的由头,积极向田文镜推荐邬先生,并直白地标出了“转会身价”——八千两白银。这其实是为了将戏演得更逼真,让田文镜和旁人认为邬先生是为了赚取高工资,才会在田文镜的力邀之下,“勉强”答应去田文镜那边上班。
接下来,邬先生去到田文镜那边,也就顺理成章了。果然,不出李卫所料,雍正在得知这个情况后,并没有继续深究下去,而是默许了。
只不过,田文镜恐怕是直到见到雍正,并被问及邬先生下落之时,才明白自己是妥妥地被李卫、邬先生给算计了。他不光给李卫接了盘,暗中送助攻帮邬先生“解了套”,自己还白白搭进去一大把银两,真是当了冤大头还不自知。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