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千龙网)
由李少红执导,王阳、张宥浩、俞灏明、邓恩熙领衔主演的禁毒题材电视剧《围猎》正在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平台热播。这位以纪实风格见长的导演,将丁一鹤小说《飓风行动·围猎》改编为剧集,通过“后冰毒时代”的禁毒图景,展现了一场超越传统“猫捉老鼠”叙事的人性博弈。近日,新京报记者专访李少红,揭秘这部现实主义力作的创作密码。
李少红与纪实题材的渊源可追溯至2007年,她曾将10部纪实文学改编为电视电影《绝对隐私》。此次操刀《围猎》,她延续了对现实题材的敏锐捕捉:“纪实风格是现实题材的‘强武器’,能直接触达社会痛点。”但禁毒题材的改编面临特殊挑战——既需保留真实感,又不能完全复现真实案件。
为平衡艺术创作与现实约束,团队深入缉毒一线采风,将多位缉毒警察、毒贩的特征融入角色。剧中杨一鹏(王阳饰)结合了多位原型的特点,牟森(俞灏明饰)的形象则参考了小说中的毒贩特征。李少红强调:“我们抓取的是真实群体的‘精神样本’,而非简单复制个案。”
选角过程中,李少红以“真实感”为首要标准。采风时,一位因常年暴晒而皮肤黝黑、作风桀骜的缉毒队长,成为王阳饰演杨一鹏的灵感来源。为贴近长途卡车司机的卧底身份,王阳留发蓄须、增重“啤酒肚”,甚至通过久坐少动的生活习惯自然形成小肚腩。
其他角色同样经过精心设计:张宥浩因“倔强不服输”的气质被选为多仔的扮演者;杨皓宇凭借“演什么像什么”的特质出演马仔叔,他与张宥浩的“揍爹”对手戏生动到令导演笑场。李少红摒弃刻板表演指导,转而通过事件逻辑激发演员本能:“我只聊前因后果,让他们自己代入角色,表演自然流淌。”
与传统类型片“主角完成不可能任务”的模式不同,《围猎》以“真实”为内核,聚焦人与案件的互动。李少红指出:“观众常看到‘猫鼠博弈’的输赢,却忽略‘为什么要赢’。”剧中杨一鹏的卧底行动源于战友牺牲的战友情,这种情感动机让人物更具说服力。
边缘人物与毒贩的刻画同样突破脸谱化。多仔(张宥浩饰)因母亲死于毒品、养父马仔叔(杨皓宇饰)曾是运毒“骡子”,最终选择成为警方线人;毒贩牟森(俞灏明饰)的背景被丰富为毒枭私生子,其父亲利用他、母亲为他而死的经历,揭示了毒品如何异化人性。
为追求真实质感,《围猎》团队坚持全实景拍摄,渔排、码头等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成为主要取景地。尽管棚拍更高效,李少红坚决反对:“渔排的风、海水的味道、人们行走的状态,是搭景无法模拟的。”剧组曾一天辗转四五个地点,只为捕捉最自然的生活细节。
剧中新型毒品的呈现均源自公安厅真实案例,如伪装成饮料的毒品、通过游戏装备交易的贩毒方式等。伍之安(邓恩熙饰)继承父亲警号继续禁毒的情节,也有真实原型支撑。李少红动情地说:“警察用生命铸成盾牌,为老百姓挡住危险,他们重新定义了我对‘英雄’的理解。”
通过这部作品,李少红希望观众能看见禁毒工作的艰辛与守护者的牺牲,从而提高对新型毒品的警惕,深刻理解禁毒事业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