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的极限考验,新能源竞争从订单转向交付——赛力斯汽车以强硬姿态,向全产业链发出了产能冲刺的动员令。
“立即开展实施,必须按期达成!”一份来自赛力斯汽车的联系函在供应链圈内引发震动。面对23万辆小订的惊人订单,赛力斯要求全供应链在10月28日前将问界M7的供应能力提升至每天1200辆车,这意味着月产能需突破3.6万辆,远超此前董事长张兴海公开承诺的“月产能3万台”。在行业订单注水质疑声中,赛力斯选择用实际产能提升回应市场。
9月28日,汽车博主曝光了赛力斯汽车致全新问界M7供应商的联系函。文件要求供应链企业必须在10月28日前将供应能力提升至1200车/天,并特别强调“必须按期达成”。这一指标较张兴海在交付仪式上提到的“月产能3万台”再攀新高,显示出赛力斯对问界M7市场表现的超预期信心。
赛力斯急切提升产能的背后,是问界M7异常火爆的市场表现。在9月23日的鸿蒙智行秋季发布会上,全新问界M7正式上市。截至上市当日,其小订量已累计突破23万辆,刷新鸿蒙智行品牌纪录。该车型定位中大型SUV,提供增程、纯电两种动力形式,售价覆盖27.98万至37.98万元区间。上市后订单增长迅猛,1小时内突破3万台,24小时内攀升至4万台。
产能提升的底气来自赛力斯凤凰超级工厂的强力支撑。9月26日,全新问界M7在赛力斯凤凰超级工厂开启全国交付,兑现了“发布即交付”承诺,此时距离车型正式发布仅过去72小时。这座投资40亿元打造的工厂,拥有3000余台机器人和关键工序100%自动化的智造能力,成为产能提升的核心支撑。
为实现产能目标,赛力斯已启动供应链深度协同模式。公司推动部分核心供应商在厂区周边建厂,以缩短供应链响应时间;同时派出团队驻厂协调,确保供应链问题实时解决,全力缩短用户提车周期。若1200车/天的目标如期达成,将大幅提升问界M7在30万级SUV市场的交付能力和竞争力。
从订单宣传战转向供应链与交付能力的比拼,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正进入全新阶段。当一些车企还在为订单数据“注水”争论不休时,赛力斯选择默默提升供应链实力。在产能上的真金白银投入,或许是对抗行业浮夸风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