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给作者点个关注吧。
九月即将结束,一年已过大半。每到这个时节,许多人都会陷入莫名的焦虑,回顾年初设定的存钱目标,如今完成了多少呢?
看着银行卡里的余额,再看看微信和支付宝里的零钱,是不是有种想哭的冲动?
这一年,似乎又白忙活了!存款问题,一直是普通打工人的心头之痛,赚得不如花得多,房奴、车奴、孩子奴,各种债务压得人喘不过气。
据媒体报道,2025年上半年中国境内住户存款余额突破162.02万亿元。
如果按15.4亿人口估算,人均存款已达10.5万元。
至于大家的存款是否达标,按照李佳琪当年的观点,或许要问“有没有努力工作”了。当然,这只是句玩笑话,存款这事,真不是努力工作就能解决的。
有的人工作努力,但赚得就是不多,甚至月月花光;而有些人赚钱却很容易,可能都不知道怎么花。
比如,明星一部戏就能收入千万,再比如,近期被禁止关注的千万网红蓝战非,就曾自曝年收入九位数。
近日,《DT商业观察》联合一财发布了《2025年轻人存钱小调研》,调研数据令人眼前一亮:
7成受访者存款超10万,3成人的存款已经超过50万元,12.3%的受访00后存款超30万。
这次调研的存款中位数是20-30万元,如果按照这个界限来看,85后的存款最为亮眼,也是超过30万元比例最高的一批人。
这也验证了一点,人们的存款水平基本上和年收入水平、工作年限成正比。
工作时间越久、年收入越高,存款水平也越高。
但有一个数据却出乎人们的意料,五线城市与一线城市,存款超过30万元的人群占比竟然相差无几。
按理说,一线城市收入更高,高存款的人数应该更多一些才对。对此,有网友解释称,对于中等收入群体来说,大城市消费水平更高,支出也大;而小城市或许赚得没有一线城市多,但花费也少,综合算下来,两者差距也就没有那么大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00后,虽然初入职场,但存款在10万元以内的人数已经达到了六成。
而且,30万元以上存款的人数占比达到12.3%,超过了1/10。
这说明了什么?传统的就业渠道已经被颠覆,新的就业模式催生了更多的高收入人群。
以前,普通年轻人就业,往往是按部就班地进厂子、熬资历,工资一年涨个百八十,就已经很满足了。
这几年,随着互联网、短视频等新兴行业的发展,自媒体从业人数大增。当网红、直播带货,一旦被风口选中,一年赚个百十万,似乎也没有那么难。
而在不少互联网、高科技公司,年轻人占比更高,收入也很可观,年薪几十上百万的不在少数。
而且,现在的年轻人并非大家潜意识里的“月光族”,会理财、爱攒钱的也越来越多。
再加上年轻人的生活压力相对没有那么大,1/10的00后能有30多万存款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这个调查数据一定会被网友们质疑。
人们总是习惯于看看自己的周围,好像日子过得都不算多舒心,那就会怀疑,这个存款调查“正经”吗?
其实,没必要把这类调查数据看得多重要。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组织的调查活动,都很难反映每一个人真实的经济状况,这是必然的。
抽样调查的目的,反映的是一个大概的趋势。
如果非要对号入座,那纯粹是给自己找事情添堵,没有多大意义。
这次调查,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怎么理财?调查显示:
银行存款类(如活期、定期)、货币基金(余额宝、微信零钱等)和债券类(债券、债券基金)是受访者们选择最多的。
而且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偏好也有差异,00后、95后优选余额宝、微信零钱等货币基金,其次才是银行存款类。
而85后、80后、80前等人群,除了银行存款、货币基金,还喜欢股票和保险,超过3成人都会购买股票,1/4左右的人会购买保险。
不知道这样的调查结果,与大家的实际生活有多少相符的地方,不妨在评论区留言聊聊吧。
注:本文旨在表达个人观点,提倡大家理性讨论,弘扬社会正能量,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引用信息来源:
新浪财经:7成受访者存款超10万,12.3%受访00后存款超30万
新浪财经:人均存款10.5万!今年上半年我国存款余额突破162.02万亿元,专家:居民更倾向于储蓄【附银行业存款业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