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商业本质,直击企业核心
作者|宋微
近日,上海市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及教育委员会联合通报,因学生餐中虾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绿捷”)涉嫌瞒报食品安全信息,公安机关已正式立案侦查,并控制相关责任人员。
事件曝光后,上海绿捷发布致歉声明,表示“对涉及的学生和家长深表歉意,全面接受并配合有关部门措施”。然而,声明未对“虾仁炒蛋发臭”“餐标缩水”等核心问题作出详细解释,被公众批评为“毫无诚意”。
随着调查深入,上海绿捷频繁被投诉却持续中标的现象引发关注,其背后浮现出新希望家族的资本网络。
01 立案调查:食品安全问题升级
已立案侦查
此前,上海普陀、徐汇等多区家长反映,孩子所在学校午餐中的虾仁炒蛋散发刺鼻腐臭味,部分学生食用后出现呕吐症状。校方紧急撤菜,并补发面包、饼干替代。
对此,上海绿捷辩称问题因“虾仁含细沙”导致,否认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并强调已留样检测。据悉,该公司是上海地区规模最大的学生餐供应商,业务覆盖全市16个区的500余所中小学及幼儿园,日供餐量超50万份。
社交平台上,关于上海绿捷学生餐的投诉屡见不鲜。家长反映餐食中“油炸食品占比过高”,食材新鲜度存疑,甚至存在“僵尸肉”“僵尸菜”的嫌疑。此外,有学生曾在餐食中吃出钢丝球碎屑、塑料残片及小石子等异物。
9月23日,三部门联合通报“部分学校午餐中虾仁炒蛋存在问题”,指出上海绿捷涉嫌瞒报食品安全信息,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并控制相关人员。
市场监管部门表示,企业瞒报行为违反《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目前涉事虾仁已全部封存,市级联合工作组已入驻企业,由市属国企临时接管以确保校园供餐稳定。
在舆论压力下,上海绿捷发布48字致歉声明,但未回应核心争议,也未提出整改措施,被公众批评为“敷衍至极”。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官方通报前几日,上海绿捷刚中标上海市西南位育附属实验学校食堂餐饮服务项目。仅2025年8月,该公司便拿下上海20余家中小学的食堂项目。
此外,上海绿捷与检测机构品测(上海)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的关联关系引发质疑。天眼查显示,两者共用一个企业邮箱,且品测2016年年报中的电话与上海绿捷座机号码相同。更引人注目的是,2018年7月,上海绿捷曾短暂成为品测唯一股东,但一个月后迅速退出。
02 资本网络:新希望家族浮出水面
背后资本浮现
“臭虾仁”事件不仅暴露校园食品安全隐患,其背后复杂的资本网络也逐渐清晰。
天眼查显示,上海绿捷成立于2014年,法定代表人为葛均锋,注册资本5000万元,实缴1200万元,业务涵盖餐饮管理、农产品批发及建筑材料销售。2024年,该公司参保人数达1567人。
表面看,上海绿捷是独立团餐企业,但其股权结构显示,唯一股东为2018年于香港注册的GreenExpress Foods, Limited。该公司仅投资上海绿捷一家企业,且三位董事张天笠、王航、陈云仪均来自厚生投资。
厚生投资是一家专注中国消费市场的私募股权机构,由新希望前副董事长王航于2010年创立,初创团队几乎全部来自新希望系,投资方向集中于食品与消费领域。新希望创始人刘永好亦是该基金基石投资人。
进一步追溯发现,张天笠、王航同时担任Kilcoy Global Foods董事,前者为董事长,后者为董事。Kilcoy另一位董事为刘永好之女刘畅。Kilcoy总部位于澳大利亚,2013年底被新希望集团及旗下产业基金以约5亿元收购。
上海绿捷核心管理层中,董事长陶煦曾任职新希望总裁,负责公司战略及资源整合,目前仍担任新希望旗下部分子公司董事。董事、总经理葛均锋与新希望关系密切,其担任执行董事的上海厚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母公司第一大股东为新希望集团旗下南方希望实业有限公司。
此外,葛均锋持股0.678%的上海易亨投资管理中心,第一大股东同样为新希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刘永好构建的希望系产业帝国已历经40余年,通过控股与参股多家上市公司,形成庞大资本版图。其直接控股的上市公司包括新希望、新乳业、新希望服务、飞马国际和华融化学,同时参股华创云信和兴源环境。
2020年,Kilcoy Global Foods在港股递交招股书,但因招股书失效而折戟。2025年6月,该公司转战美股,拟募资1亿美元,目前正值上市关键期。若成功上市,刘永好家族资本版图将进一步扩张。
据2025年3月发布的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刘永好家族以730亿身家位居第260位。
编辑 | 晓贰
排版 | 伍岳
主编 | 老潮
图片来源于网络
|留言转载
|线索爆料
吴经理-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