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北京楼市:不可思议,为什么又涨了?

时间:2025-09-30 13:33:43 来源:北京房姐 作者:北京房姐

近期,2025年北京社保缴费基数正式公布,基数再度上调——下限增长 5%至7162元,上限增长1.5%至35811元。

对普通职工而言,虽然到手工资会变少,但退休时能领的养老金也多了,长远来看,不算亏。



不过,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社保基数为何能连年上涨?

根据政策规定,社保缴费基数以当地上一年度“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城镇非私营单位与私营单位加权计算)为核定依据,社平工资上涨,基数自然随之调整。

但这一逻辑并非绝对,一些省份即便社平工资出现负增长,社保基数仍在逆势上调。例如河北,2024年全口径平均工资下降0.19%,但缴费基数上下限却分别上涨 2.2%和2.19%。

所以,更进一步分析,社保缴纳基数的上涨,是我国老龄化趋势的真实写照。

我国的社保是一个“现收现付”的资金池,用现在年轻人交的钱,去养现在的老年人。等我们老了,再由下一代人来养我们。

但现在是啥情况?

年轻人越来越少,老人越来越多,社保池压力大,只能靠涨基数补窟窿。

前年统计年报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接近3亿,而同年新生儿数量仅900万出头;国家卫生健康委预测,到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总人口比重超30%。

北京的情况更严峻,《2024年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北京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达514万人,占总人口的23.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447.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1.1%,比2023年增加了15.9万人。

一边是新生儿减少,一边是老龄化严重,一些人就开始犯嘀咕了,将来房子会不会没人买?

这些担忧肯定不无道理,因为房地产市场能够存在,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需求,老龄化到来,加上生育率逐年降低,需求没了,何谈市场?

所以未来鹤岗化的房子肯定会越来越多。

但需要明确的是一些地方之所以会“鹤岗化”,房价出现大幅度下跌,是因为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外流、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一二线城市核心区,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即便全国老龄化问题严峻,一二线大城市仍具备强大的“人口吸引力”。数据显示,2015-2024年年中国GDP排名前20的城市,人口增量普遍在30%左右。



而再拉长时间周期来看,2000-2023年,北京常住人口增幅达60.26%,位居全国前列;上海增幅54.61%,广东增幅46.89%。

一二线大城市汇聚了全国最优质的教育、产业、医疗资源,即便本地老龄化程度较高,但仍能持续吸引全国范围内的年轻人涌入,为城市注入“新鲜血液”

这也正是我始终强调“买房优先选择一二线大城市”的核心原因——只有大城市,才真正具备支撑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基础。

当前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还未结束,未来大量小城市人口将持续向省会及以上大城市聚集,形成“强者恒强”的格局。

还有人以“生育率低”为由看空房价,但放眼全球,生育率低的国家并非没有房价上涨的案例:欧洲多国、韩国出生率长期低迷,但房价仍曾在短期内大幅飙升;即便是深度老龄化的日本,近年来房价也持续走高,不仅收复了30年前的历史高点,还创下新高。

归根结底,人口是影响房价的因素之一,市场流动性等因素的影响也很关键。

现在房地产调整期,不少人对楼市没信心,但从长期看,一二线大城市,还是人口净流入的核心区,核心板块的优质房子,永远不乏需求,这点毋庸置疑。

文章到这里结束,但关于它的讨论才刚刚开始。转发,是让思考产生回响;关注,是为下一次的深度相遇伏笔。期待在评论区和转发链里,看见你的身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