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从雷布斯到雨田君:企业家人设崩塌背后的群体心理

时间:2025-10-01 13:13:41 来源:难得君 作者:难得君

文:难得君

曾几何时,雷军是互联网领域最耀眼的明星。

从金山软件到小米科技,他以“劳模”姿态缔造商业传奇。网友戏称其为“雷布斯”,其“厚道”“感动人心”的口号让无数“米粉”为之倾倒。然而2025年一场高速车祸,彻底改变了这位科技领袖的舆论轨迹。



群体情绪的双刃剑

蔚来创始人李斌曾因“保时捷工厂不如江淮”“买油车的人无法理解”等言论遭群嘲,这种“因一人毁一品牌”的现象,如今在雷军身上重演。但雷军与李斌有着本质不同——他长期塑造着谦逊、勤奋的企业家形象:为车主开门、让出合影C位、向武汉大学捐赠13亿、每年举办掏心掏肺的年度演讲。这些举动曾让小米品牌收获海量好感,却在危机来临时成为反噬的靶子。

信任崩塌的导火索

2025年3月29日,安徽高速上的小米SU7碰撞爆燃事故,让三条年轻生命戛然而止。公众期待企业直面问题,但小米的回应却始终隔着“纱幕”。紧接着“绿化带战神”的调侃与质量质疑视频蔓延,信任裂缝就此产生。



召回事件背后的真相

9月19日小米宣布召回11.7万辆SU7,官方称“功能优化”“提升体验”,实则监管部门强制执行的安全缺陷召回(编号含“S”“I”标识)。问题早在3月已暴露,却拖延至监管介入才行动。更耐人寻味的是,事故车辆处于辅助驾驶状态,系统预警到碰撞仅2-4秒。

年度演讲的尴尬

9月25日雷军在年度演讲中声称“很生气”被指组装厂,强调“直面问题”“逆天改命”。但台下观众已不再买账:全程盯提词器的表现、“供两个大学生压力大”的卖惨言论,甚至其引以为傲的营销话术都被嘲讽为“岳不群的化身”。资本市场随即给出回应:演讲后市值蒸发上千亿,微博热搜评论从“请愿生产卫生巾”变成“封杀企业家”。



历史重演的警示

这种舆论反转并非首次。2016年六小龄童因网友集体怀旧被捧上神坛,两年后却被“灵堂卖片”等剪辑视频打成“过街老鼠”。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早已揭示:群体具有非理性特征——个性和理性消失,感情极端简单,暗示传染力惊人,需要信仰和幻觉而非真理。

人设崩塌的群体心理机制

雷军的遭遇完美印证了勒庞的理论:封神时群体需要科技英雄的幻觉,倒神时需要负面靶子维系道德优越感。昔日优点被重新解读为“伪善”,“厚道”成“营销”,“谦逊”变“虚伪”。这种“善恶同因”的评判标准,让企业家在群体情绪面前如同提线木偶。



饭圈营销的双刃剑

雷军强大的个人IP塑造曾是小米杀出重围的利器,但当企业进入汽车领域,产品安全无法支撑营销期待时,这种依赖个人光环的“饭圈营销”就成为隐患。昔日米粉的狂热,在幻灭后转化为猛烈反噬。

企业生存的根本法则

这场危机给所有企业家敲响警钟:醉心于经营个人IP,把企业品牌绑在个人形象战车上,无异于在火山口跳舞。营销话术在产品缺陷面前苍白无力,套路得来的信任如沙土堡垒,潮水一来便轰然倒塌。



真诚才是必杀技

只有将安全置于销量之上,用户生命置于股价之上,事实真相置于公关话术之上,才能赢得长久信任。可惜这个简单道理,往往在最喧嚣时被遗忘。而在这场狂欢背后,三位车祸遇难者的家人该是何等悲痛?那些因信任购买问题车辆的用户,权益又该如何保障?这些真正重要的问题,反而在喧嚣中被轻易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