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首款尝试影视化营销的真人互动影游,《盛世天下》凭借剧中CP的爆火和新演员的翻红,为影视经纪公司开辟了全新的营销路径和盈利可能。只要存在盈利空间和融资潜力,这种跨界合作模式便具备持续发展的基础。
■ 内娱新生面孔涌入真人影游赛道
暑期档结束后,缺乏古偶剧接档的内娱市场意外迎来新人补位。近期,多个演艺圈新面孔在社交媒体引发关注,其传播逻辑与偶像剧剪辑如出一辙:古装俊男美女的暧昧互动,搭配节奏感强烈的BGM,形成极具吸引力的二创内容。
这些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演员,其二创视频播放量与知名度形成鲜明反差。B站相关视频动辄突破十万播放量,女主回眸片段更创下百万级播放纪录,剧中CP向内容也持续产出数十万播放量的作品。当明星/角色拥有专属“进行曲”时,往往意味着已进入火爆出圈阶段。
面对铺天盖地的二创内容,不少网友困惑:这部未在任何平台上线的新古偶究竟何方神圣?热心网友解答:这并非传统影视剧,而是真人演绎的剧情互动游戏《盛世天下》。
游戏中,女主伍元照与九皇子礼治、四皇子礼泰组成的“95CP”和“45CP”成为最大看点。玩家不仅在剧情中嗑糖,更延伸至路透、营销号解读、演员直播等多个场景,形成全方位的CP消费体验。
两对CP的差异化设定催生出粉丝阵营分化,内娱、文游、史同圈层粉丝齐聚,甚至出现粉圈火药味。演员姚驰凭借选秀粉丝基础,在游戏角色鲜花榜中将饰演的礼泰推至榜首,超越女主伍元照。
这场转型潮中,多位内娱新人实现翻红:女主黄羿社交平台点赞量激增,两位男主姚驰、官鸿收获新粉,争议艺人林小宅、梓渝风评改善,连反派女配圻夏夏的变装视频也突破百万播放。CP破圈效应堪比小爆偶像剧,有网友调侃:内娱糊咖再就业可考虑真人影游赛道。
■ 游戏营销复制古偶炒作套路
这种出圈模式令人似曾相识,实则高度复刻了内娱偶像剧的营销路径。从演员发糖、路透曝光、二创剪辑到粉丝撕X,游戏营销完整移植了影视剧炒作逻辑。
初期《盛世天下》采用传统游戏宣发策略,投入重金联动逍遥散人、桃黑黑等头部主播,创下超2500万游戏录屏播放量。主播桃黑黑直播时4分钟突破10万观众,其金句和操作频登热搜。
游戏中的趣味片段经主播二次创作后形成病毒传播,如皇帝台词“真是让朕开了个龙眼”衍生出“龙头”“奶龙”等梗元素。但新观众入场后,讨论焦点从游戏性转向CP真爱、高甜片段,甚至将主播倾向的男主作为推荐考量因素。
这种影视化观剧模式吸引大量内娱粉丝,其“古偶式”舆论走向源于玩家对新鲜面孔和自由剧情的选择需求。虽然真人互动影游已有先例,但《盛世天下》通过移植影视宣发手法——截取高能剧情片段、采用“短视频+文字解说”形式、打出“能互动的爽剧”口号——成功打破圈层壁垒。
■ 买断制游戏的营销成本困境
精良制作与豪气商单引发质疑:作为买断制游戏,《盛世天下》能否盈利?买断制模式依赖一次性销售,缺乏内购制游戏的多样化氪金机制,迫使制作方在内容和宣发上加大投入。
此前真人影游多聚焦剧本与互动体验,如《隐形守护者》虽获“国产神作”美誉,但因成本限制仅用PPT画面展示剧情。该作制作宣发成本约千万,销售140万份创下近亿流水,曾被视为行业曙光。
然而2019年后行业再无精品,破圈营销成为盈利杠杆。男性向游戏《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靠擦边噱头售出200万份,《情感反诈模拟器》5天销量突破68万份。2025年《盛世天下》制作团队试图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大制作规模,采用网剧班底、长剧选角标准,甚至邀请历史专家打磨细节;另一方面砸重金投放商单,对标古偶营销。
腾讯入局或推动营销转型,女性向赛道采用“偶像剧式”炒作确有新意。新玩家通过CP、演员、主播接触真人影游,社区内出现捆绑消费《隐形守护者》的现象。但买断制游戏面临玩家消费习惯挑战,“借账号”“租账号”现象可能冲击收益。
据Gamalytic统计,游戏上线十天全球销量仅28万份,销售额刚破千万,与《隐形守护者》成本持平。新营销模式能否实现增长仍是未知数,但《盛世天下》已成功将产品推至更多用户面前。在短视频时代,被看见本身就是突破。
监制 / 费加罗夫人
微博 / @费加罗夫人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