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四川巴中七小‘妈妈食堂’创新模式:家长掌勺守护学生餐安全

时间:2025-10-01 17:28:20 来源:红星新闻 作者:红星新闻

近日,四川巴中巴州区第七小学(以下简称“巴州区七小”)因创新推出“妈妈食堂”模式引发社会关注。该校通过招聘学生家长参与食堂运营,让18名妈妈和2名奶奶直接为孩子们做饭,将食品安全透明化,获得家长与网友广泛点赞。


家长掌勺:从“幕后”到“台前”的食品安全守护

据巴州区七小副校长王蓉介绍,该校食堂自2024年4月运营以来,除专业厨师外,其余20名工作人员均为学生家长,其中18名为学生妈妈,2名为学生奶奶。这一模式旨在通过家长直接参与,将食品安全“晒”在阳光下。

校长胡清华表示:“让妈妈们为自己的孩子做饭,既能消除家长对校外供餐的顾虑,也能通过亲情纽带提升餐食质量。”他透露,学校每日为60个班级的2000余名学生提供午餐,虽食堂仅能容纳300人同时就餐,但通过提前分餐配送至教室,确保所有学生按时用餐。

现场直击:家长忙碌身影与孩子满意笑容

9月25日,红星新闻记者在食堂看到,上午10点30分,身着白色工作服的家长们已开始忙碌。鹌鹑蛋红烧肉、麻婆豆腐等菜品陆续出锅,随后被分装送往各班级。六年级学生李明(化名)边吃边说:“我最喜欢厨师炒的鱼香肉丝,酸酸甜甜特别下饭!”

家长刘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在食堂吃过两次,饭菜比家里做得还好,现在只担心孩子吃胖了。”这种“反向担忧”折射出家长对餐食质量的充分认可。


严格管理:从食材采购到留样保存的全链条把控

据食堂负责人王仕伟介绍,学校每日提供两荤一素一汤,每周二、四额外配送牛奶,每日食材种类不低于6种。菜谱由巴州区学校后勤服务指导中心统一制定,提前一周公示。

在食材采购环节,学校采用“三方共检”机制:每日6点40分,由教师、家长代表和供货方共同检查蔬菜质量,签字确认后方可收货。若食材不新鲜,家长和教师有权拒签,供货方将面临违约处罚。此外,食堂配备智慧留样柜,每日餐食均需留样48小时备查。


家长心声:兼顾就业与育儿的双重价值

学生妈妈张莉梅和姜娜是首批应聘食堂的工作人员。张莉梅的女儿在七小读四年级,她表示:“每月2200元的工资虽不算高,但能照顾孩子饮食,还能监督食堂卫生,作为家长非常放心。”姜娜的儿子李姜子成则笑着说:“妈妈在食堂上班后,我每天都能多干一碗饭!”

学校还设立“家长陪餐日”,每学期邀请家长体验餐食并提出建议。这种“参与式监督”模式,进一步增强了家校之间的信任。


模式推广:从“试点”到“全区覆盖”的示范效应

巴州区学校后勤服务指导中心主任张发林指出,“妈妈食堂”模式解决了三大问题:一是为部分家长提供就业机会,方便接送孩子;二是通过亲情烹饪提升餐食质量;三是构建家校共治机制,让食品安全可追溯、可监督。

目前,该模式已在巴州区全区推广。胡清华校长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管理,让更多孩子吃上‘妈妈味道’的放心餐。”

红星新闻记者 张杨 摄影报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