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2月31日,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从俄罗斯传出——时任总统叶利钦在电视讲话中突然宣布辞职。他对着镜头深情地说:“我请求你们的原谅。”随后,他将象征总统权力的核按钮手提箱交给了年仅47岁的总理普京。这一决定不仅让全球为之震惊,更标志着叶利钦生命最后8年的开始。
在叶利钦辞职的当天,普京迅速签署了一项总统命令,为叶利钦及其家人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保护。这意味着,叶利钦在总统任期内所做的任何决策和行动,都将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这一举措为叶利钦的晚年生活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不久后,俄罗斯议会又通过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离任总统保障法》。根据这项法律,叶利钦将终身享受总统级别的待遇,包括拥有一座面积达4公顷的政府别墅、专用的飞机和车队,以及每月约合3万人民币的丰厚退休金。
退休后,叶利钦搬进了莫斯科郊外风景如画的巴尔维哈4号别墅。这里曾是斯大林的疗养院,四周环绕着白色的桦树林,环境宁静而优雅。别墅内配备了12名特工24小时全天候保护,一位厨艺精湛的厨师专门负责他的一日三餐,还有一支专业的医疗团队随时关注他的健康状况。每天清晨,叶利钦都会坐在别墅的露台上,品着茶,远眺着远处的森林,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
然而,叶利钦的退休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的身体健康一直是个大问题。在担任总统期间,他曾五次心脏病发作,并接受了心脏搭桥手术。退休后,心脏病问题依然困扰着他,从2000年到2007年期间,他经历了11次严重的心脏病发作。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他的专机上,他不得不依靠生命维持系统来维持生命。
面对健康的严峻挑战,叶利钦在2001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前往中国的大连进行休养。他听闻中医对心脏病有独特的疗效,于是带着一支北京的医生团队,住进了大连的棒棰岛宾馆。在那里,他接受了针灸、艾灸等传统中医疗法,并品尝了三七粉饺子、海鲜粥等具有食疗作用的美食。休养期间,他还专程前往旅顺的苏军烈士陵园,缅怀那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苏联士兵。
这次中国之行对叶利钦的健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检查发现,他血液中的脂肪含量显著降低,他还成功戒掉了服用了20年的安眠药。回到俄罗斯后,他经常让厨师制作茯苓饼和加了枸杞的炖牛肉,家里也弥漫着中药的特殊气味。他甚至开玩笑地说:“中药比西药还有效果。”
叶利钦此次中国之行,除了疗养身体外,还蕴含着重要的政治意义。当时,中俄关系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两国刚刚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叶利钦的访问不仅是为了个人健康,更是为了加强中俄之间的友好关系。他的这次休养得到了普京的全力支持。
退休后的叶利钦并未完全脱离政治舞台。他经常利用终身有效的外交护照出国旅行,访问过意大利、日本、约旦等多个国家。在政治上,他也时常发表自己的见解。2000年,他公开表示不赞成普京重新使用苏联国歌的曲调;2004年,他又与戈尔巴乔夫一起反对普京取消地方选举的计划。这些举动表明,他依然关心着俄罗斯的政治走向。
然而,叶利钦的晚年生活也充满了争议。他在1990年代推行的“休克疗法”经济政策导致俄罗斯经济崩溃,物价一年内上涨2500倍,民众生活困苦不堪。两次车臣战争更是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尽管普京为他提供了法律保护,使他免受法律追究,但民众对他的指责从未停止过。
2007年4月23日,叶利钦在莫斯科因心脏停止工作而去世,享年76岁。普京为他举行了规格极高的国葬,俄罗斯全国降半旗致哀,所有娱乐节目暂停播放。他的坟墓位于新圣女公墓内,墓碑上仅刻着他的名字和生卒年份。叶利钦生前曾说:“一个退休总统最好的结束方式,是安静地离开。”他的这个愿望最终得以实现。
叶利钦的最后8年,是一个从权力巅峰走向平淡生活的历程。他享受着普京提供的特殊待遇和保护,同时也承受着健康问题和公众批评的双重压力。在中国的那次疗养给他的健康带来了转机,也成为了他外交生涯中的一个独特篇章。尽管他的一生充满了争议,但他的名字无疑将被永远铭记在俄罗斯的历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