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等待中,《风林火山》这部承载着无数港片迷期望的作品,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然而,当这部被寄予厚望的影片真正呈现在观众面前时,却让人不禁感叹:不想再信《风林火山》这种鬼话了。
曾几何时,《风林火山》一直是我心中最期待的港片。那份未上映前的神秘感,如同初恋般让人魂牵梦绕。但随着上映日期的临近,期望越高,失望似乎也越大。在苦等了近十年之后,我不禁开始思考:这会不会是港片的一个新巅峰呢?
事实证明,期望真的不能太高。《风林火山》非但没有成为港片的新巅峰,甚至远远无法达到麦浚龙当年《僵尸》的高度。回想起《僵尸》带来的惊喜,那份对《风林火山》的期待似乎更加合理,但也更加沉重。
麦浚龙,这位对恐怖片充满热爱的导演,曾成功杂糅日式恐怖、港式僵尸以及美式血浆,打造出令人惊艳的《僵尸》。然而,在《僵尸》的成功之后,他似乎陷入了创作的泥潭。《风林火山》从2015年开始构思剧本,到2017年正式开机,期间经历了疫情、后期制作困境、资金难题等种种风波,直到2025年才得以正式上映。
这部影片的制作历程,本身就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电影。而拖了这么久,观众对影片的期待自然也越来越高。从制作层面来看,《风林火山》确实有很多值得期待的地方。金城武、梁家辉、刘青云、古天乐与高圆圆组成的主演阵容,堪称华语绝版阵容。连片方的宣传语都充满了自信:“华语绝版阵容”。
尤其是能看到那个如今几乎淡出影坛的金城武,而且还是几年前的那个帅气模样,确实难得。此外,影片还使用了大量的特效镜头,去打造那个异世界的香港。特别是1:1复刻铜锣湾并摧毁的场景,可能是港片在过去、现在、将来都很难再看到的一幕。而影片的投资更是号称高达4亿港币。
然而,期待《风林火山》的原因有很多,但实际的成片却很难对得起这样的期待。之前影片在戛纳首映后,评价就不太好。差评主要集中在人物关系太乱、缺少背景和关联,有些看不懂。那时我还以为是因为外国人不懂中国文化,理解起来有些吃力。尤其是影片粗剪版据说有7个小时,剪成两个小时的上映版后,可能在取舍中造成了叙事的和人物关系的缺失。
但事实证明,还是我们太包容了。这个片子的问题,根本不是出在过度删减导致的内容缺失上。就算是按7小时的时长剪成一部7集的迷你剧,我也不认为这部电影会有什么本质的变化。因为影片总体的制作态度就很让人不舒服。
整部影片看下来,最基本的观感就是装逼。也许是心境发生了太多变化吧,确实很难再接受这种完全放弃叙事,只是为了造型和装酷的电影了。整部影片在氛围中弥漫着一种慢装逼的风格,所有人说话都是慢吞吞的,且带着点文艺腔,有种45度的忧伤。而且大家都丧丧的,一副活不起的样子。
为什么会这样呢?造型感嘛。就好像金城武第一个亮相的镜头,就是睡在马路中间隧道里的大床上。我们当然知道这种方式不是写实的拍法,是一种意象,是这个角色权力的展示,或者是他内心孤独感的外在呈现。但最直观的感受还是那个:创作者在装逼。而整部影片,其实都是此类装逼风的场景组合起来的。
之前我很抗拒一个对电影的描述,那就是影楼风。但《风林火山》真的会让我反复想起这个词,因为影片太强调造型了。你看片中角色们的状态、影片光影风格,其实都是在摆造型,而非写实的。不是说电影都应该是写实的,也不是说全片摆造型不好。可能是我自己的问题吧,真的看腻了这种明明没什么内涵,却非要靠摆造型来显得自己很酷的设定。
也是因为对这种造型感的极度痴迷,使影片基本上成为了一部摆姿势的大片。整部片子的状态都太慢了,不光是节奏慢、说话的方式、动作,各方面都慢吞吞的,当然是为了呈现一种逼格。甚至就连影片宣传最多的铜锣湾枪战戏,也是加入了一些慢镜头,使得影片缺少一些真正让人感到有快感的动作戏,一直都很压抑和磨蹭。
在看《风林火山》的时候,确实会想起诺兰和他的蝙蝠侠系列。感觉麦浚龙似乎有意在模仿诺兰版蝙蝠侠的一些风格以及色调,包括铜锣湾那场戏的两个枪手头套麻袋面具的造型也非常稻草人了。而且,我看评论里也有人将影片里的香港称为哥谭香港,也就是一个全员恶人、缺少希望的异香港。
但还是要说,诺兰的动作片尤其是蝙蝠侠系列可没有这么难看。诺兰很会处理紧张感与影片的动作节奏,可不像本片这样只有慢装逼没有快速的动作作为调节。另外影片虽然请来这么多优秀的演员但给人的感觉其实只有浪费。
不是说他们演得好不好而是影片其实也并没有给他们多大的空间来表演。这些角色更像是提线木偶一个个都被抽出了灵魂是一群帮导演讲台词的工具人尤其是那些台词还经常是没头没脑的。
当然这一部分可能确实是删减的原因也许7小时的版本会给这些演员更多的空间去拓展和丰满自己的角色。但这时问题也就来了如果一部电影需要7小时才能讲得清那你拍的也根本不是电影而是电视剧或其他什么形式的东西。
刚好看到金城武的一个访谈也提到这点。他会说这根本不是一部电影的体量几乎每个角色都是主角。很显然演员也意识到这是个问题了。如果你的剧本根本不是一部电影的体量却硬要当成一部电影来拍那只能说明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出了问题。
最终影片大概也自然要放弃叙事剩下所谓的风格和造型了。当然你也可以说野心和叙事以及背后的寓意但其实那些都挺肤浅的别看他们吹得天花乱坠其实并不复杂。这就是典型的末世设定的影片。你想想影片里的香港是一个街头始终飘雪的地方甚至还存在辐射区同时毒品泛滥人心皆恶。
这都是最典型的末世影片设定了。于是你可以说影片将都市的氛围做得冰冷压抑暗示人内心的冷漠世界如地狱一般。同时里面的角色也都是斗来斗去杀来杀去的毫无希望。尤其是影片最后对幕后黑手的描述以及几个角色的最终命运创作者的意图也不言而喻了。
创作者是有他的主题和诉求的。但还是那样既然你选择电影这种方式就应该把一些最基础的事情做好而你的观点、表达、诉求、氛围、造型感等等都应该是在这之后的。但《风林火山》显然没做到。
作为导演的麦浚龙当然是有野心的,当年的《僵尸》就是在重新定义他的港产僵尸片,而这次的《风林火山》显然也是想重新定义香港犯罪片,比如什么末世氛围、赛博香港之类的说法,其实是想把传统的香港警匪犯罪片加入一点点末世科幻的感觉。所谓赛博香港警匪大片一则末世寓言故事。但很可惜现在呈现的仅是一部关于造型的电影是创作者有钱任性之后的所谓风格化。而且都是包装而已。除此之外毫无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