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回村参加堂叔70大寿后,我决定父亲寿宴不办酒席不收礼

时间:2025-10-02 14:35:18 来源:小马达情感故事 作者:小马达情感故事

来自网友周先生投稿:

在我们老家,一直有个传统:老人到了66岁、70岁、80岁这些重要年龄,家里都要办场寿宴。一是为了庆祝老人高寿、纳福气,二是为了彰显家族的排面和热闹。



过去十几年,村里办了不少这样的寿宴。虽然我们一家早已搬到城里定居,但该随的份子钱一分没少。就拿最近五年来说,光是随寿宴的红包,加起来都快一万了。

虽然说随礼是礼尚往来,但对于我家来说,却有点“吃亏”。因为过去我们常年在城里住着,父母的一些大寿、搬房子、孩子升学等喜事都没办过宴席。看着自己随礼无数,却没收到一分,心里难免有些不平衡。

于是,我就想着明年父亲80岁大寿时,一定要好好地给他办一场寿宴。一来是想让我爸高兴;二来也是有私心的,想着这么多年随出去的礼,能趁这机会往回收回收,不然总觉得亏得慌。

我跟我妹妹提过这事,她当时没反对,就说“到时候听哥的安排”。

可上个月,参加了老家堂叔的70岁寿宴后,我这念头彻底没了,反倒下定决心:以后我爸过寿,啥酒席都不办,份子钱也一分不收。



下面就给大家说说那次寿宴的事吧。

我堂叔今年70岁,19年前,我堂婶就走了,这些年堂叔一直一个人过。他身子骨还算硬朗,去年我回村看他,他还在自家菜园里种着黄瓜、豆角,就是晚上家里冷清清的,就一台旧电视陪着他。

堂哥在我们县城开小卖部的,日子过得还不错。这次非要回村给堂叔办寿宴,一是觉得堂叔拉扯他不容易,想让老人风光一回;二也是跟我的想法一样,想把这些年随出去的礼收回来点。

堂哥为了这寿宴,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忙活了。原本是想在县城酒店办的,后来觉得堂叔的亲戚朋友大多在村里,来回不方便,就把村里的大礼堂租下来办寿宴。

那礼堂能摆40多桌,平时村里办喜事基本都在那。为了寿宴热闹又有排面,他请了镇上的乐队,又买了大红的彩虹门、大礼炮。

寿宴头一天,我和妻子就回村帮忙了,帮堂嫂分装糖果。堂哥真是大气,买了十几箱水果糖、奶糖,还有印着寿字的酥饼。

堂哥说:“办寿宴就得敞亮,不能让人说小气。”除此之外,他还专门去市里给堂叔买了套新衣服,藏青色的中山装,还买了双好几百的皮鞋,说堂叔穿这个才精神有排面。

寿宴当天,我一大早跟着堂哥去接堂叔。堂叔穿上新衣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一开始还嘴里念叨着“不想这么折腾”,但嘴角却一直咧着,看得出他是很高兴的。



可等客人陆续到了,我却觉得这种热闹,有点不对劲了。

来的人确实多,原本摆了36张桌子,结果发现不够,就赶紧加了两桌。那些来客,有的手里提着牛奶、水果,有人直接递红包。但那红包金额,真的让人有点失望。除了比较亲的,给的多,其他的村里人和朋友啥的,基本是一百两百,甚至还有五十块的。

我见最大的也就堂哥家的二爷爷,随了1000元,不过也是当初堂哥给他们家随过一千的。

还有剩下的也就我堂哥岳父母,随了800,我家随的500,除此之外,就没见过500以上的了。

有些村里人更是脸皮厚,就比如堂哥家隔壁的邻居,带着她儿子、儿媳还有两个孙子,一家五口人,就递了个200块的红包,进门还往零食桌凑,拿了好一大把糖塞给孩子,然后找了个离上菜近的位置坐下了,狂吃狂喝。

更让我哭笑不得的是村东头的李叔,他自己来就算了,还带了两个不是本村人的牌友,说是“一起给堂叔贺寿”图个热闹,可他们三个一坐下来,就开始一边吃前菜,什么开胃小菜、花生瓜子啥的,没一会儿就要叫人再续点小菜。

当时,人一多,整个礼堂里也吵得不行,有人喊着找座位,有人催着上菜,还有孩子在过道里跑着闹。

上菜后,我们夫妻俩和堂哥堂嫂忙得脚不沾地,一会儿给客人递烟,一会儿帮着服务员端菜,我这腰本来就不好,折腾到中午,感觉就像做了苦力活一样。

再看堂叔,他坐在主位上,一开始还很高兴,跟旁边的老朋友唠嗑吹水,后来客人一波波过来敬酒,他没法推,只能硬着头皮喝。

我看见他喝到第三杯的时候,脸都红透了,手也有点抖,坐久了想站起来活动活动,又被刚过来的客人拦住,只能又坐下,看得出他挺为难。

那天晚上,送完最后一波客人后,我和堂哥瘫在礼堂的椅子上,连话都不想说。



第二天早上,我倒回堂哥家吃寿宴的剩菜,可进门就看见他正对着礼单叹气。我问他:“哥,这次寿宴,本钱回来了吗?堂叔昨天高兴不?”

堂哥苦笑着说:“高兴个啥啊,昨天晚上你叔说,累得浑身疼,夜里都没睡好。至于本钱,你自己看。”

他把礼单递给我,我一看花销也太大了。

租礼堂花了3000,租桌椅2000,乐队2800,烟酒饮料买了12000多,食材钱9600,请厨师和几位端菜阿姨花了1800,还有糖果、寿桃、装饰等等这些,加起来一共48000多。

再看收的份子钱,一共才39000多,里外里倒贴了9000多,还有一家的人工。

堂哥为此抱怨道:“我本来想着,这些年随出去的礼怎么也能收回来点,没想到倒贴这么多,还让我爸遭了罪,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一家人坐在一起,给我爸做顿他爱吃的,或者带他去外面上酒楼吃,一家人搞个小仪式,再给他随个大大的红包来的高兴!”

听堂哥这么说,我心里也咯噔一下,想起我爸,他比堂叔大9岁,身体没堂叔硬朗,有高血压,平时连远门都很少出。

要是真按我之前的想法,给他办寿宴,到时候他肯定也得像堂叔这样,累得不行,甚至还可能更惨。

而且办酒席这么折腾,要花很多钱不说,还得欠一堆人情,以后人家有事,还得再随礼,感觉这就是个无底洞。

从堂哥家出来后,我直接给我妹打了个电话说:“明年咱爸的80岁寿辰,不办酒席,也不收份子钱了。到时候我们两兄妹都回来,直接带咱爸去酒楼吃!”

后来我爸听堂叔抱怨了寿宴这事后,他也表示,他不会跟风办寿宴的,说这都是老传统了,他不喜这个,还是平平淡淡的过日子好,不想有太多花里胡哨的风俗。



所以说,老人过寿,图的不是多么热闹和多么风光,也不是能收多少份子钱,而是儿女能在身边陪着,能吃口热乎饭,好好陪老人说说话就行了。

办寿宴,不过是表面的热闹,做给别人看的。

所以,明年我爸过寿,我就想陪着他在院子里晒晒太阳,或者带他回以前在砖厂转转,然后好好给他洗洗脚、捶捶背,再做一桌子他爱吃的菜,一大家子陪着他。

感觉这样给老人过寿,才是最踏实的,也是能让老人感到高兴又不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