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无常,最无奈的莫过于安稳生活被意外打破。
而比意外本身更折磨人的,往往是后续赔偿问题的反复拉锯。当房屋被撞成危房这样的重大变故降临时,能否快速达成赔偿协议、让生活重回正轨,远比事故本身更考验人心。
日常生活中的小摩擦,如车辆剐蹭、物品损坏,都可能因赔偿金额争执不下,更何况这种涉及整栋危房、持续两年僵持的重大事故。
在广东东莞,房主守着无法居住的危房,货车方困着不能营运的车辆,双方都承受着巨大损失。
没有什么事情是钱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钱不够。
这句俗语,在当下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时隔两年,广东东莞那栋被泥头车撞成危房的民房终于启动拆除工作。
施工现场,铁皮围挡依然矗立,房屋四周已搭建起脚手架,一台挖掘机正在楼顶自上而下进行拆除作业。目前三楼楼顶已拆除完毕,预计不久后整栋建筑将彻底夷为平地。那辆引发事故的绿色泥头车,也不知何时已悄然驶离现场。
显而易见,双方已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否则房主不会同意拆除房屋,货车方也不会移走车辆。
让我们回顾这起引发广泛关注的交通事故:
两年前,一辆白色轿车在左转弯时未礼让直行泥头车,导致满载且速度较快的泥头车避让不及。为避免撞击轿车,泥头车急打方向盘,失控冲入路边一栋四层民房。事故发生时,一楼正在营业的面包店内无人受伤,但房屋结构遭受严重破坏。
经专业机构检测,泥头车撞击导致房屋承重柱受损,墙体出现多处贯穿性裂缝,整栋建筑被鉴定为危房,已不具备居住条件。
房主坚持要求拆除重建而非修复,这涉及巨额费用。加上一楼商铺每月数万元的租金损失,初步估算赔偿金额需数百万元,远超货车保险赔付上限。双方协商陷入僵局,泥头车因此滞留现场两年之久,房屋长期空置,面包店被迫停业,周边区域用铁皮围挡封闭。
值得庆幸的是,白色轿车与泥头车驾驶员被认定承担同等责任,各负50%赔偿责任。
如今双方已达成赔偿协议,但具体金额未对外公布。
据网络传言,赔偿金额高达1000余万元。这一数字包含房屋重建费用和两年租金损失,但业内人士认为,即便考虑四层建筑重建及装修成本,500万元也已足够。
这栋危房的拆除,标志着持续两年的纠纷终于画上句点。无论网传赔偿金额是否属实,都足以想象双方这两年的煎熬。房主失去租金收入,货车方无法正常运营,这种僵持状态对双方都是沉重打击。
人们真正恐惧的从来不是意外本身,而是意外发生后的推诿扯皮。若当初双方能减少争执、加强协商,也不至于耗费两年光阴。
说到底,意外既已发生,与其相互消耗,不如尽快协商解决。房主获得合理补偿重建家园,货车方恢复运营,这才是对双方最有利的结果。
生活总要继续,不能永远停留在意外带来的阴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