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界,总有一些令人瞩目的富豪,他们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却在国家需要时吝啬至极,反而将巨额资金捐向海外。2019年年底,武汉疫情爆发,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然而,有一对富豪夫妇却在此刻选择了“一毛不拔”,反而向美国前后捐出了高达6亿美元的资金,这一举动瞬间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强烈不满和唾弃。
这对备受争议的富豪夫妇,就是女富豪张欣和她的丈夫潘石屹。那么,他们究竟是如何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如今又过得怎么样呢?
上世纪90年代,张欣和潘石屹的结合曾被商界视为一段佳话。张欣出身普通,早年经历坎坷,曾在香港流水线上当过女工。但她凭借聪明和毅力,攒钱前往英国留学,最终获得剑桥大学硕士学位,并在华尔街投行站稳了脚跟。
而潘石屹则走的是另一条路,他赶上了海南房地产的第一波热潮,凭借敢想敢干的魄力和敏锐的眼光,早早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1994年,这两个背景截然不同的人相遇了。令人惊讶的是,相识仅几天,潘石屹就大胆求婚,并在几个月后与张欣携手步入婚姻殿堂。这场闪婚在旁人看来有些冒险,却意外地成为了他们事业起飞的起点。
婚后,两人共同创立了SOHO中国。张欣凭借在华尔街培养的国际视野,主要负责产品设计和资本运作;潘石屹则依靠在地产圈积累的经验和人脉,主管工程建设和对外公关。这两口子一个看长远、一个抓当下,配合默契,正好赶上北京、上海写字楼市场的黄金期,他们开发的项目一个个都成为了当地的地标建筑。
到了2007年,SOHO中国在香港成功上市,一口气融资19亿美元,风光无限。这对夫妻也一跃成为中国最富有的地产商之一,身家高达数百亿,真正实现了财富自由。
本以为两人吃到了中国的红利会懂得知恩图报,没想到他们接下来的操作却让人大跌眼镜。从2014年开始,张欣夫妇就开始向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名校慷慨解囊,前前后后捐了足足6亿美元。
当时在国内,多少普通家庭的孩子连上北大清华都困难重重,他们却直接把钱送给了本来就不缺钱的哈佛。更让人想不通的是,面对大家的质疑,他们居然解释说这些捐款是为了帮助在海外求学的中国贫困学生。
然而,这话说得实在站不住脚。能去哈佛、耶鲁留学的中国学生,哪个会是真正需要资助的贫困生?直到后来他们的两个儿子先后被哈佛和耶鲁录取,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在给自家孩子铺路呢。
其实,张欣早就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中国教育太落后,坚决不让自己的孩子在国内读书。这番话彻底点燃了网友的怒火,大家纷纷痛批他们“崇洋媚外”,是典型的“在中国赚钱,去美国花钱”。
不过,真正让他们身败名裂的,还是2020年那场新冠疫情。当武汉遭遇困难时,全国人民都在伸出援手,企业界、文艺界、普通老百姓,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可这对身家几百亿的夫妻倒好,除了在网上随便发了句“武汉加油”,实际上一分钱没掏,一个口罩都没捐。
这种一毛不拔的做法,跟他们之前给美国大学几个亿几个亿地捐款比起来,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各大社交平台上,骂他们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吃着中国的饭,砸着中国的锅”、“把在中国挣的钱明目张胆往美国送!”
还有人翻出旧账:原来他们早就把SOHO中国赚的钱通过各种法子转去了美国,在纽约买豪宅,听说光是在美国买房就花了上百亿。之前潘石屹还盘算着把整个SOHO中国卖掉,想直接套现走人,虽然最后没卖成,但这些操作已经足够说明他们心里打的是什么算盘了。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加起来,让这对曾经被捧上天的“商界神仙眷侣”彻底现了原形,形象一落千丈。随之即来的,他们的商业帝国也开始显现颓势。SOHO中国的烂摊子越滚越大,先是欠了税务局17亿多的土地增值税,接着公司股价哗哗往下掉。
到了2022年9月,潘石屹和张欣夫妻俩干脆甩手不干了,辞去了董事长和CEO的职务,慢慢从国内商界消失了踪影。他们跑到美国后也没闲着,在好莱坞开了家电影公司想东山再起。表面上看着挺风光,朋友圈里发的都是参加各种高端活动的照片,可实际上日子过得并不如意。
听说张欣砸了3000万美元拍的电影《月球陷阱》根本没人看,血本无归。为了填补这个窟窿,她只好把自己的一套联排别墅低价卖了,只换了200万美元回来,真是亏大了。更惨的是,SOHO中国在国内因为偷税漏税被重罚了7亿多,公司市值蒸发了将近九成,当年那个风光的商业传奇就这么彻底垮了。
这一切都印证了一个道理:忘本的人,终究没有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