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乌克兰无人机对俄罗斯北部最大的雅罗斯拉夫炼油厂发动了袭击,这座年处理能力超过1500万吨、全俄排名第五的炼油厂遭遇重创。其VT-6处理装置被击中后起火,预计将被迫停工至少一个月,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5亿美元。
尽管当地官员否认遭袭,宣称是“应急演习”,但俄罗斯官方显然在有意淡化乌克兰无人机袭击造成的燃油供应短缺问题。官方强调原因为事故和维修,试图避免引发俄罗斯民众的更多不满。然而,事实胜于雄辩,包括莫斯科在内的多个地区已出现燃油短缺,尤其是在被占领的克里米亚和远东地区,网络上充斥着汽车排长龙加油的图片和视频。
在一些地方,车主们甚至带着毯子和睡袋在加油站彻夜排队,即便是限购,新的油罐车一旦到来也会被立刻卖光。当然,也可以选择黑市汽油,但价格高昂,最便宜也要每升超过150卢布,约合人民币13元。
包括官方媒体在内的俄罗斯媒体已经承认目前严重的燃油短缺问题。俄广电(RBS)援引量化信息机构Siala的数据报道称,截至9月28日,俄罗斯38%的炼油能力已处于停产状态。如果考虑到刚刚遭袭的雅罗斯拉夫炼油厂,这个数据很可能已经超过了40%。
数据显示,8月份,俄罗斯的汽油和柴油产能下降了6%,9月份则下降了18%。Siala估计,截至9月底,乌克兰无人机已经让俄罗斯损失了大约四分之一的炼油产能,也就是每天约23.6万吨。
《生意人报》则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俄罗斯9月份的汽油产量下降了100万吨,目前缺口达到了消费量的20%。俄罗斯政府很可能被迫降低环保标准,鼓励国内炼油厂生产更多燃油。同时,俄罗斯在禁止燃油出口后,将被迫从其他国家购买汽油,从一个燃油出口国变成了燃油进口国,这进一步消耗了宝贵的外汇。
一些俄罗斯经济学家和分析师,诸如弗拉基米尔·伊诺泽姆采夫和弗拉基米尔·切尔诺夫等人,对目前的情况不报乐观态度。他们认为被击中的炼油厂很难修复,不仅难以获得西方零备件,而且很难用第三国产品替代。燃油供应短缺则可能加剧目前已十分严重的通胀,“燃油价格上涨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农业、运输和物流的成本,从而导致食品和必需品价格上涨。”
乌克兰对俄罗斯炼油厂的成功打击吸引了西方媒体和专业人士的关注。英国军事专家菲利普·英格拉姆称,“航程超过1000千米的远程无人机,正在把俄罗斯庞大的石油天然气帝国变成一片火海”。乌克兰不仅让俄罗斯军队和民众同时受到燃油短缺的影响,还直接打击了克里姆林宫的钱袋子。战前,能源出口为俄罗斯预算提供了40%的预算,现在,即便是有国际制裁,比例也有30%。很明显,西方的制裁比不上乌克兰的“直接制裁”。
能源收入在乌克兰的打击下迅速减少,而高昂的军事开支却不断增加。打仗就是烧钱,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加税。俄罗斯文传电讯社报道称,俄罗斯财政部预计明年将从俄罗斯人的存款中征收5680亿卢布的利息税。
现在的俄罗斯政府正在频繁加税,所有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过,还好,仅仅是提高现在税收的税率,没有像“辽饷”一样征收专门的“乌饷”,俄罗斯终究还是不够博大精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