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林大妈哼着老调坐在小区石凳上,嘴角上扬的弧度让眼角皱纹都舒展开来。她第三次点开朋友圈,那条昨晚发布的动态下已有五十六个赞——'儿媳终于离婚滚蛋了,我太开心了!老天有眼啊!'配图是满桌海鲜和两瓶茅台,邻居王婶子的评论格外扎眼:'林姐,中午带两斤卤味来你家庆祝!'
'妈,您手机落我家了。'身后突然传来的声音让林大妈浑身一颤。转身看见儿子林强铁青着脸站在晨雾中,手里攥着她的手机。屏幕还停留在那条朋友圈界面,林强通红的眼眶里布满血丝,显然已看完整件事。
林大妈刚要开口,胸口突然传来撕裂般的剧痛。眼前天旋地转间,她听见自己倒地的闷响,恍惚看见儿子惊恐的脸。意识消散前,耳边回荡着儿媳小琴离开时那句带着哭腔的话:'妈,希望您以后不会后悔...'
消毒水气味刺得鼻腔生疼,林大妈在雪白病房里睁开眼。监护仪规律的滴答声中,她看见儿子蜷缩在陪护椅上,肩膀随着抽泣微微颤动。'强子...'虚弱的声音让林强猛地抬头,红肿的眼睛里蓄满泪水:'妈您醒了?医生说您是急性心梗,再晚十分钟就...'
'小琴呢?'话刚出口林大妈就后悔了。林强脸色骤变,冷笑中带着恨意:'您不是盼着她走吗?现在问这个干什么?'这句话像把尖刀刺进林大妈心里,三年来的画面突然在脑海翻涌——从嫌弃儿媳炒菜太咸,到指责她不会带孩子;从当众扔掉儿媳织的围巾,到孙子生病时那句'外来的懂什么'...
最后一次争吵的画面格外清晰。那天孙子高烧不退,林大妈非要喂祖传偏方,小琴坚持要送医院。'我们老林家的孩子,轮不到你指手画脚!'这句话脱口而出的瞬间,她看见儿媳眼中最后的光亮熄灭了。第二天清晨,小琴就带着离婚协议和行李离开了。
林强从口袋掏出一封泛黄的信笺:'小琴让我转交的。'说完便转身离开病房。林大妈颤抖着拆开信封,小琴工整的字迹渐渐模糊:
'妈,当您看到这封信时,我已经带着军军离开了。这三年我努力做个好儿媳:记得您爱吃软烂的茄子,冬天给您买加绒护膝,您生日时偷偷学织了三个月的围巾...可您当着亲戚面说它像抹布时,我的心比冬天的雪还冷。'
信纸突然被泪水浸透,林大妈想起那条被扔进垃圾桶的围巾。信继续写道:'军军的病不是普通感冒,医生说可能是遗传代谢障碍。强子陪我们去上海确诊,那里有全国最好的儿科医生。不是我要带走孩子,是他的病需要专业治疗...'
最后一段让林大妈如遭雷击:'您总问我娘家有没有病史,其实没有。但医生怀疑是强子这边的遗传问题。本想等确诊再告诉您,没想到...妈,我不恨您,只希望您能放下偏见,为了军军,我们该团结起来。'
信尾附着的诊断报告上,'遗传性代谢障碍'几个字刺得她眼睛生疼。这时医生推门而入:'林女士,您儿子说家族有隔代遗传病史?我们需要详细了解...'林大妈突然想起母亲提过的'老林家怪病',难道真是自己害了孙子?
手机突然震动,姐姐的视频请求弹出来:'听说你住院了?小琴刚打电话问家族病史,说是为了军军治疗...这孩子昨天哭着说,就算离婚也要把您的病历带去上海...'林大妈握着手机嚎啕大哭,原来被自己赶走的儿媳,始终在为这个家默默付出。
'姐,能帮我联系小琴吗?我想道歉...'视频那头沉默良久,传来姐姐叹息:'她和军军已经登机了,强子送他们去的。'林大妈望着窗外飘落的秋叶,突然明白自己那条得意洋洋的朋友圈,真正赶走的不是儿媳,而是作为母亲的尊严。
病房门被轻轻推开,小琴抱着熟睡的军军站在门口,林强提着行李箱跟在后面。'妈,我们改签了航班。'小琴眼睛通红,'军军非要看完您才肯走。'孩子迷迷糊糊睁开眼,伸出小手擦掉奶奶脸上的泪:'奶奶不哭,军军会乖乖吃药,长大了给奶奶买大房子...'
林大妈紧紧攥住儿媳的手:'妈错了...你们别走,我们一家人...'小琴摇摇头,眼泪滴在病号服上:'上海的专家号已经约好了,孩子的病不能拖。等治疗结束我们就回来,您要按时吃药,等我们...'
当晚,林大妈删除了那条引以为傲的朋友圈,重新发布:'错把珍珠当鱼目,愿老天再给我机会,做个好婆婆...'第一个点赞的头像,是小琴抱着军军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