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马上评|破解‘买短乘长’超载困局:规则与执行需双管齐下

时间:2025-10-04 03:56:11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澎湃新闻

双节假期期间,铁路运输迎来高峰,然而部分旅客的“买短乘长”行为却给高铁列车带来了超载预警和临时停车的困扰。以9月30日从杭州西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G3754次列车为例,因乘客“买短乘长”未及时在张家港站下车,导致列车超员触发警报,被迫在张家港站临时停车40分钟。后续途中,该列车又两次因类似情况停车,最终晚点1个多小时。


“买短乘长”并非新问题,而是近年来每逢春节、“十一”假期、“五一”假期等出行高峰期的常见现象。今年春节期间,就曾发生过到站乘客拒不下车,导致买到票的乘客无法上车的尴尬情况。网友对此也常常争论不休,从不少网友的留言中可以看出,大家对“买短乘长”存在误解,对相关政策和规则的理解不够清晰全面。

实际上,“买短乘长”需分具体情况讨论。一方面,如果列车仍有运力,乘客主动提前提出补票,列车员通常会为其办理补票手续,这种情况下的“买短乘长”是合理合规的,也是日常出行中的常见现象。另一方面,如果列车员已明确告知运力不足,无法办理补票,或者乘客故意不主动办理补票,到站后又拒不下车,这些行为则明确违规,列车有权拒载。

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铁路旅客运输规程》规定,旅客要求越过车票到站继续乘车时,须在原车票到站前提出申请。在有运输能力的情况下,列车员可予以办理,并核收越站区间的票款;若无运输能力,列车则有权拒绝旅客补票和继续乘车。

由此可见,规则本身是清晰的,问题主要出在执行过程中。例如,当有乘客违规“买短乘长”且拒不下车时,如何有效将其请下车?如果好言相劝无效,是否可以采取强制措施?

要知道,列车运力有一道固定的安全警示线。前程乘客赖着不走,就意味着后程乘客无法上车,这实际上侵占了后续乘客的席位(无论是坐票还是站票)。这种行为与霸座无异,且一旦触发临时停车导致晚点,耽误的是全车旅客的时间,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更大。

从消费角度讲,出行服务的本质就是服务。正常购买车票的旅客,与承运方签订了一份契约,列车有责任为其提供准时、等价、合格的服务。因此,即便不从列车安全运行的角度考虑,仅从维护正常购票乘客正当权益的逻辑出发,也应该有效地将违规“买短乘长”乘客请下车。

国庆叠加中秋的八天长假,大众出行需求猛增,一票难求成为客观现实。当供需矛盾难以调和时,规则就意味着公平。在这样的语境下,大家需要多一些相互理解和换位思考,尽量提前做好准备,特殊时期要有多手准备,考虑到无法补票后的替代计划,如进行换乘或改乘其他交通工具。

而面对每逢长假几乎都会出现的、已经可预见的“买短乘长”问题,全社会是时候形成新共识了,也是时候完善可执行的操作程序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破解“买短乘长”超载困局,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与有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