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十一假期纯电车充电困境:技术进步难掩现实难题

时间:2025-10-05 03:31:42 来源:小李车评李建红 作者:小李车评李建红

对于纯电车用户而言,续航焦虑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其本质在于充电焦虑。过去,由于纯电车充电功率受限,充电桩分布不均,许多潜在买家担忧长途出行时遭遇充电难题。每年十一、春节假期,纯电车用户都要经历一次“充电大考”,充电排队、抢充电枪引发的冲突屡见不鲜,成为假期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过去一年,国内纯电车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充电速度显著提升。去年还属前沿的800V高压平台已成常态,今年多家厂商推出5C快充技术,峰值充电功率突破500kW,比亚迪的兆瓦闪充更将充电功率提升至1000kW,达到10C快充水平。同时,品牌超充站与第三方快充桩建设加速,服务区“无桩可用”的情况大幅减少。那么,今年十一假期,服务区充电排队现象是否得到缓解?用户体验是否有所提升?



答案令人失望:充电难题非但未缓解,反而愈演愈烈。原因在于,纯电车技术进步与价格下降刺激了销量增长,但服务区充电桩增量远不及纯电车保有量增速。今年十一假期首日,多地车流量密集的服务区便出现充电排队两小时的常态,部分服务区甚至需拿号、叫号,与餐厅等位无异。



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充电桩与车辆充电功率的不匹配。尽管新款纯电车具备5C甚至更高充电速率,但高速上仍有大量400V电压平台的“老车”,以及插混、增程车型。当这些低功率车型占据充电桩时,后续车辆即使支持超高功率充电,也因充电桩功率限制而无法发挥优势,导致“英雄无用武之地”。



此外,5C超充桩的专属化也加剧了这一问题。目前,多数服务区的5C超充桩仅对特定品牌车型开放,其他品牌车辆无法使用,即使“破坏”地锁也无法充电。这导致所有非专属品牌纯电车在服务区面临同等漫长的等待时间,5C、10C快充技术形同虚设。



服务区充电桩数量不足、充电功率不匹配、车辆充电功率差异大,共同导致充电轮转效率低下,长时间排队成为常态。尽管高速率充电技术意义重大,但在当前基础设施下,其优势难以充分发挥。

面对这一困境,车主可采取灵活策略:若不嫌麻烦,可驶离高速至附近城镇充电。假期期间,除热门景点周边城镇外,多数城镇充电资源充裕,排队时间远低于服务区。利用这两小时排队时间,足以完成充电并返回高速,避免“被骑脸输出”的尴尬。



今年十一假期的充电困境表明,纯电车技术进步虽显著,但充电基础设施落后与车型充电功率差异仍是制约用户体验的关键。未来,需在提升充电桩数量、优化功率分配、推动技术兼容性等方面持续发力,方能真正解决纯电车的充电焦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