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深夜,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江西的高速真的太友好了!”据其描述,从广东驾车前往赣州途中,进入江西境内的高速隧道时,发现电子屏明确提示“隧道不测速,请快速通行”,而广东境内的高速隧道并未见到此类提示。这一细节迅速引发网友热议,不少人呼吁:“广东高速该学学江西,减少隧道拥堵!”
隧道“龟速”成拥堵元凶?网友:江西做法值得推广
该网友指出,高速非事故性拥堵中,隧道内车辆低速行驶是主要诱因之一。例如,节假日车流量大时,若前方车辆在隧道内以60公里/小时以下的速度行驶,后方车辆被迫降速、变道,极易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数公里长的拥堵。而江西高速通过明确提示“不测速”,相当于给司机吃下“定心丸”,鼓励合理提速通过隧道,从而减少拥堵。
根据网友提供的图片,隧道入口处的电子屏以醒目大字显示“隧道不测速,请快速通行”,这一细节被网友称为“暖心之举”。有司机表示:“看到这十个字,开车更有底气了,不用提心吊胆怕超速。”
限速争议:安全与效率如何平衡?
针对江西高速的做法,网友观点呈现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部分隧道限速标准过低,且实际执行中多为抽检,节假日车流高峰时,明确“不测速”可提升通行效率。一位网友分析:“平时隧道可能不测速,但节假日车多,提示‘快速通行’能减少堵点。”反对者则担忧:“取消限速会导致部分司机超速行驶,增加事故风险。”
此外,有网友指出,龟速行驶的根源在于“一年两箱油”的新手司机。这类司机因缺乏高速驾驶经验,往往以最低限速行驶,甚至在快车道“压速”,成为拥堵的“隐形推手”。
法律视角:高速最低限速≠“安全速度”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高速公路最高车速不得超过120公里/小时,最低车速不得低于60公里/小时。但需注意,最低限速并非“安全速度”。例如,同方向有2条车道的,左侧车道最低车速为100公里/小时;3条以上车道的,最左侧车道最低110公里/小时,中间车道最低90公里/小时。若车辆以60公里/小时行驶在快车道,不仅违法,更会迫使后方车辆频繁变道,增加事故风险。
数据显示,一辆“龟速车”可能导致后方数百米甚至数公里车流降速,将高速路变成“停车场”。因此,高速上“该快不快”,同样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漠视。
江西交警新规:破解拥堵与安全的双重难题
江西高速隧道“不测速”提示的背后,是对通行效率与行车安全的双重考量。江西境内隧道众多,若全面测速,车辆频繁降速易引发追尾;而明确“不测速”,则可减少急刹、变道等危险操作,同时提升车流速度。这一做法,既是对“龟速行驶”的隐性约束,也是对司机行车顾虑的主动消除。
当然,限速政策本身并无过错,关键在于如何科学设定、灵活执行。例如,节假日可放宽隧道限速,平时恢复标准;或通过可变限速牌,根据车流实时调整。毕竟,安全与效率从不是对立面,而是需要动态平衡的“双赢题”。
对于江西高速的这一做法,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