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贝餐饮集团董事长贾国龙因烤串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西贝宣称将羊肉串从“半成品加热”升级为“门店现穿现腌”,看似是一次重大改革,实则暗藏玄机。
十月初,有消费者曝光西贝所谓的“现穿现腌羊肉串”,实则使用的是8月15日生产的冷冻羊肉。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串连30克都不到的烤串售价高达9元,折算下来一斤近200元,比菜市场新鲜羊肉贵了三倍还多。这一价格与原料的巨大反差,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质疑。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西贝第一次陷入预制菜争议。早在九月中旬,罗永浩一句“西贝全是预制菜还卖那么贵”就将其推上热搜。当时,贾国龙信誓旦旦地表示“西贝没有一道预制菜”,并放话要起诉罗永浩,甚至开放后厨让大家参观。然而,记者实地探访后发现,冰柜里全是印着厂家信息的冷冻食材,门店负责人也支支吾吾地承认“全国门店都是集采冷冻肉”。更讽刺的是,开放后厨仅两天,西贝就以“影响效率”为由紧急叫停,只留了个透明玻璃让顾客看个热闹。
此次烤串改革,被业内人士指出是“换汤不换药”的戏码。以前是总公司把串好的半成品送到门店,加热就能卖;现在不过是多了步“解冻切块穿串”的流程,核心原料还是那块冻了一个多月的羊肉。有网友算过账,这样的冷冻羊肉批发价顶多30块钱一斤,西贝一串卖9块,利润翻了五六倍。
消费者最不能接受的不是西贝使用冻肉,毕竟连锁餐饮依赖冷链是行业常态。但西贝在菜单上大写加粗“门店现穿现腌”,却绝口不提“冷冻原料”四个字,这种“选择性告知”的套路,让消费者感到被欺骗。有消费者吐槽:“街边摊10块钱3串的冻肉串都明说,你卖9块一串还藏着掖着,真当人傻钱多?”
面对质疑,西贝客服只会翻来覆去地说“符合安全标准”,对价格和原料问题避而不答。贾国龙之前骂罗永浩是“网络黑社会”,被怼后又说“做饭的围着吃饭的转”,转头就删光社交账号逃避问题。这种傲慢的态度,更是激化了消费者的不满。
其实,消费者并不是不能接受冻肉,也不是付不起高价。胖东来卖的冻品牛排,明明白白标着产地和保质期,照样有人抢;高端餐厅用进口冷冻海鲜,价格再高也没人骂,因为人家坦诚。西贝偏偏卡在中间,想卖高端价又舍不得用好料,想立现制人设又离不开中央厨房,最后只能靠玩文字游戏糊弄人。
这波操作已经让西贝付出了代价。九月预制菜风波那三天,西贝日营业额就蒸发上百万,北京六里桥旗舰店周末等位桌数从140桌跌到37桌。现在烤串事件一发酵,不少老顾客直接表示“拉黑再也不去”。有餐饮人算过,西贝全国三百多家店,要是客流再降三成,每月损失得超千万。
有意思的是,现在不光消费者吐槽,连同行都看不下去了。有烧烤店老板直言:“我们堂食外卖都用冻肉,但明码标价10块3串,从不搞现制噱头。西贝这是把整个行业的名声都搞臭了。”律师也站出来说,这种隐瞒原料信息的行为,已经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要是起诉一告一个准。
说到底,餐饮生意拼到最后拼的是信任。冻肉本身没错,现制表演也没用,关键得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就像网友说的,你哪怕贴张告示写着“本店羊肉串用内蒙古冷冻羊肉,28克/串,9元/串”,大家也能自己判断值不值。可西贝偏要把消费者当傻子,以为靠“现穿”的表演就能掩盖冻肉的真相。
现在国家预制菜标准马上要出台了,到时候所有原料都得明码标注,西贝再想玩文字游戏可就难了。最后说句实在话:9块钱一串,28克肉,不算贵,也不算便宜。但如果你告诉我这是“现切鲜肉”,我吃出冻肉味,那我买的就不是烧烤,是心理落差。
餐饮最怕的,不是用料普通,而是人设崩塌。贾老板,下次别再说“顾客是初恋”了。初恋可以被骗一次,但不会心甘情愿被涮一辈子。真想挽回信任,不如直接贴张告示:“本店羊肉串,用内蒙古冷冻羊肉,现穿现烤,28克/串,9元/串,欢迎监督。”简单,粗暴,但真诚。毕竟,饭可以凉,信任不能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