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经济是衡量国家实力的核心指标,而在2025年上半年,中美日三大经济体的GDP表现却呈现出了断崖式的差距。美国以高达15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领跑,而日本则仅有2.11万亿美元,那么,中国在这场经济竞赛中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呢?
美国,这个稳坐全球经济头把交椅多年的国家,在2025年上半年再次展现了其经济的强大韧性。尽管经济总量高达15万亿美元,但这一年来,美国经济也经历了一场虚惊。
时间回溯到4月份,当时特朗普政府推出了强硬的关税政策,一时间,市场人心惶惶,不少经济学家都预测美国经济将因此陷入衰退。然而,几个月过去,预想中的经济崩溃并未出现,美国经济虽然增速放缓,但增长率仍保持在1.4%到2.6%之间。
当然,关税政策也并非毫无影响,通货膨胀确实有所抬头,呈现出滞胀的态势。有经济学家算了一笔账,长期来看,关税政策相当于让美国经济每年白白烧掉1500亿美元。那么,为何当初那么多人都预测美国经济要崩,结果却只是虚惊一场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关税主要针对的是进口商品,而这些商品在美国庞大的经济体系中只占了大约11%的比重。这意味着,其余90%的经济活动都发生在美国国内,根本不受关税的直接影响。更重要的是,美国经济的真正基础并非制造业,而是规模庞大的服务业。
人们在医疗、教育、金融和娱乐上的花费,构成了美国经济的主体,而这些领域几乎与进口税无关。因此,尽管关税让家电、玩具等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但并未伤及美国经济的根基。
此外,在关税制造麻烦的同时,美国国内有两股非常强劲的力量在推动经济前进。第一股力量是人工智能的技术热潮,全美国的公司都在投入巨资建设规模庞大的数据中心,科技领域的投资和发展异常火爆。第二股力量则是美国普通民众的消费热情丝毫未减,个人消费支出一直很强劲,有力地支撑了整个市场。
正因为如此,尽管关税确实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对于美国这个体量的经济来说,这些麻烦并不足以让它偏离轨道。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华尔街的股市完全无视了这场风波,一个劲儿地向上涨。
与美国相比,日本的经济光景则完全不同。2025年上半年,日本的GDP大约是2.11万亿美元,增速只有可怜的0.5%左右,经济总量的排名也被德国挤到了第四。
然而,日本的问题并不在于外部,而主要是内部问题不断。如果现在去日本旅行,你可能会丝毫感觉不到经济停滞的萧条,城市干净得一尘不染,社会看起来也是相当安稳。游客们挤满了神社和购物区,股市还创下了历史新高。
但实际上,这都是表面现象而已。日本当下很多人的佛系躺平心态,正是当下社会的真实写照。只要眼前日子过得去,长远的危机似乎就没那么紧迫。可就在这份淡定下面,是已经无法忽视的人口危机。
2024年,日本的出生率创了历史新低,人口一直在负增长。一个可怕的数字是,到2026年,日本差不多五分之一的人口都会超过75岁。这已经不是什么遥远的未来问题,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问题。
人口危机带来的影响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种细节里。过去一天就能送到的信件,现在可能要等上四五天;想给水电公司打个电话咨询问题,却发现人工客服的选项早就消失了。原因无他,就是实在招不到足够的年轻人来干这些基础岗位了。
劳动力短缺,再加上高达235%的全球最高政府债务,让日本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国家需要花越来越多的钱去照顾数量庞大的老年人,而能够工作、纳税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少。经济因为缺少活力而停滞不前,年轻人看不到未来的希望,也就更不愿意结婚生子。整个国家的运转系统因为人员的持续减少,正在一点一点地变慢、变迟钝,创造的经济收益自然不会凶猛上涨了。
最后看中国,在全球经济风雨飘摇的背景下,中国上半年交出的这份约合9.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3%的成绩单,就显得格外扎眼。
其实,现在拉动中国经济的第一驾马车,早就不是投资和出口了,而是国内的消费。这背后是4亿中产阶级的强大购买力,从数字产品到绿色家电,什么都买。同时,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在关键时刻显示出了很强的抗压能力。别人想转移供应链,却发现绕来绕去还是离不开中国。
更重要的一步是在科技上的突破。当外部压力越来越大时,中国7纳米芯片做到了量产,新能源汽车做到了全球领跑。这些都说明中国正在努力爬上科技顶端,给自己找到新的经济动力。
当然,问题也不小,比如房地产市场的债务问题,还有基础科学研究投入不足等,这些都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难题。但至少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靠着庞大的内需市场和技术上的冲刺,稳稳地跑出了自己的节奏。
三个不同的数字背后,是三个国家完全不同的故事。现在的中国经济越来越有活力,靠着内部的巨大能量和顽强的冲劲,正在赛道上奋力追赶。这场大国经济的比赛,显然还远没到分出胜负的时候。
参考资料: 新浪科技 ,2025-07-16 ,从半年报解读中国经济“韧性密码”
金融界,2025-08-21,关税大刀下美国通胀为何没爆?四大真相让经济学家沉默
环球网,2025-05-29 ,美国一季度经济环比萎缩0.2%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拖累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