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以联合提出的‘20点计划’最后通牒的强大压力下,哈马斯最终选择了妥协,承诺交出武器、释放人质并退出加沙地带。这场持续两年、导致加沙满目废墟、血肉横飞的激烈抵抗,似乎正逐渐走向尾声。
‘20点计划’由特朗普于9月29日在白宫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会谈后公布。该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哈马斯需释放所有人质、解除武装并交出加沙管理权,以换取以色列的分阶段撤军。具体而言,哈马斯需在以色列公开接受协议后的72小时内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人质全部获释后,以方将允许国际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并释放250名被判终身监禁的巴勒斯坦囚犯及约1700名在冲突期间被捕的加沙居民。加沙地带将在国际监督下由技术专家委员会临时过渡管理,哈马斯不得参与加沙治理,且需启动非军事化进程,即解除武装。以色列则同意逐步撤军,但会保留安全缓冲区,且计划未设定明确和有约束力的全面撤军时间表。
简而言之,美以‘20点计划’对哈马斯而言,无异于一份单方面的最后通牒,其核心要求可概括为六个字:投降、放人、滚蛋!
然而,我们切不可轻信美以的承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他们的承诺往往只是纸上谈兵,缺乏实际的可信度。以色列这个国家的复仇欲望极强,手段极端且不择手段,这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二战后,以色列曾对隐姓埋名、四处逃散的德国纳粹战犯进行全球追杀,甚至远至南美洲的阿根廷。摩萨德(以色列情报机构)将国际法置于脑后,一旦发现纳粹战犯的踪迹,即使对方已年迈体衰,也会进行跨国劫持绑架,押解至以色列进行审判。因此,以色列侵犯主权国家伊朗、卡塔尔,暗杀偷袭哈马斯领导人,是其本性使然,并非一时冲动。
按照这一逻辑特性,即便哈马斯放下武器,以色列为其提供安全撤离通道,事后也极有可能继续实施追杀,赶尽杀绝、斩草除根。
回顾哈马斯的历史,自2023年10月发起‘阿克萨洪水’行动以来,其今天的妥协似乎早已埋下伏笔。在敌强我弱的悬殊情势下,死打硬拼无异于自杀。那么,谁在这场冲突中损失更严重呢?
某些人,包括一些自媒体大V,将哈马斯战死称赞为‘大英雄’。然而,这种称赞背后是多少无辜生命的消逝?加沙已有超过5.8万人死亡,13.8万人受伤,其中三分之一是儿童。加沙城一片废墟,清理超过5000万吨废墟需21年之久。哈马斯拿加沙几十万无辜百姓做肉盾,用20万加沙平民的死伤换取英雄的光环,用加沙成为满目瓦砾、废墟人间地狱包括自身性命的豪赌换来光荣,这究竟是伟大的壮举还是可耻的犯罪?有本事应到敌人后方去,把敌人的后方搞成一片废墟!
知道什么是《论持久战》吗?知道敌强我弱不能硬拼吗?知道军事斗争既要讲勇更要讲谋吗?哈马斯这种死打硬拼的做法,岂不是祸国殃民?也难怪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都看不下去了,异常愤怒地痛骂:‘哈马斯交出你们的武器,狗娘养的!’
被占领土的巴勒斯坦人民应该起来反抗与斗争,应该建国,这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同情与支持。但是,无论是政治斗争还是军事斗争,都应讲究策略,不可逞匹夫之勇、不计后果地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