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海上事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法国海军在靠近其本土的海域,出动了12名特种兵,通过直升机索降的方式,仅用90秒便控制了目标船只的驾驶舱,随后将该船押送至圣纳泽尔港——这一北约的核心军事基地,其对外通信均需经过严格审批。
被抓的船长是中国公民,法国方面当时态度强硬,宣称要等到次年2月才开庭审理,并威胁称若定罪,船长将面临一年监禁和15万欧元的罚款。法国给出的理由是船长不配合提供身份文件,且船只“存在问题”,听起来似乎抓获了重大要犯。
然而,这场“大戏”仅上演了三天便迅速落幕。10月3日晚,那艘长达244米的油轮便连夜驶离了法国海域,中国船长也随船返回。法国之前放出的狠话,瞬间成了空谈。
法国的这一系列操作,无疑成为了国际社会的笑柄。前脚刚动用海军特种兵进行突袭,后脚便悄无声息地放人,所谓的“战争准备”警告,更像是给自己壮胆的口号,根本经不起任何推敲。
那么,这艘船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呢?法国方面一口咬定,这艘船属于俄罗斯的“影子舰队”,挂着贝宁国旗是伪装,目的是逃避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
但经过仔细调查,这艘船装载的只是印度从俄罗斯购买的11万吨原油,既未携带军用物资,也未违反任何国际航运规则。
船运公司早已声明,这批原油是从阿联酋装载的,合同签订时间早于欧盟的新制裁措施,所有文件均齐全无误。显然,是法国方面自己查不清楚情况,便随意抓人。后来,法国也不得不承认,并未找到任何违规证据,这岂不是睁眼说瞎话吗?
法国为何要干出这种蠢事呢?说白了,就是国内矛盾重重,无法解决,便想通过对外挑事来转移民众的注意力。马克龙政府支持率一直低迷,便想借着反俄的旗号来刷存在感,同时还能抱紧北约的大腿,显得自己在欧洲有一定分量。
但他们显然没有算清楚账。俄罗斯虽然不是传统的海权国家,但手中握有能源这张王牌——法国8%的液化天然气都依赖俄罗斯供应,法国航运公司还在俄罗斯的北极航线有着重大业务。
普京直接将此事定性为“国际海盗行为”,并警告称将扣押法国船只,甚至出动军舰进行回应。法国哪敢真的与俄罗斯硬碰硬?
更令人不齿的是,法国竟然拿中国船长作为筹码。明明是冲着俄罗斯来的,却将中国公民扣下作为威胁。
幸好,我国有《领事保护与协助条例》作为保障,驻外机构第一时间便与法国进行了交涉,要求其保障船员安全、公正处理此事。法国心里清楚,真把中国惹急了,后果将更加严重,他们可承受不起中俄的双重压力。
法国陆军参谋长喊出的“做好战争准备”口号,如今看来不过是个笑话。别说与中俄发生冲突了,就算是扣船这点小事,他们都没底气扛到底。48小时内便认怂放人,彻底暴露了其“纸老虎”的本质——表面上动用北约基地、特种兵来撑场面,实际上一旦碰到硬茬便立刻软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