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齐倩】
近期,特朗普政府多次释放信号,称中美两国领导人有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期间举行会晤。中方对此回应表示,双方正就相关问题保持沟通。
图为特朗普,2025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尚北道庆州举行。
随着中美领导人会晤的预期升温,美国国内部分群体显得愈发焦虑。
10月6日,彭博社刊文指出,美国对华“鹰派”对特朗普政府推动中美达成协议的举动深感不安。他们认为,特朗普在第二任期中对华态度“软化”,且自身在政府内部的影响力正逐渐被削弱,尤其是面对科技行业势力的崛起。
文章强调,对华“鹰派”的担忧随着中美领导人可能会晤而进一步加剧。
“更让他们感到恐惧的是,特朗普似乎有意忽视‘鹰派’的关切。”彭博社提到,特朗普已允许TikTok在美国继续运营,并批准英伟达向中国出售部分AI芯片,这些举动均被视为对华让步。
9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回应称,中方在TikTok问题上的立场一贯明确。中国政府尊重企业自主选择,希望美方为中国企业提供开放、公平、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彭博社指出,部分专家担忧,主张加强对华商业联系的势力将在政策制定中占据主导。其中,曾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担任白宫副国家安全顾问的马特·波廷格直言,美国已对华做出“巨大的单方面让步”。
9月26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采访中抨击美国对华“鹰派” 视频截图
据透露,美国内部对华“鹰派”与科技行业的矛盾日益激化,并在近期达到顶点。
上周,英伟达CEO黄仁勋在一档播客节目中公开批评对华“鹰派”,称这些人“戴着耻辱徽章”,并指责他们不爱国。他强调,只有支持创新和出口,美国才能在科技竞赛中保持领先。
尽管黄仁勋的支持者认为其言论被断章取义,但这一表态仍彻底激怒了“鹰派”。前特朗普顾问史蒂夫·班农甚至呼吁逮捕黄仁勋,指控其为“中方的影响力代理人”。
报道称,尽管白宫坚称对华政策依然强硬,但“鹰派”注意到,特朗普近期从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中清除了多名主张对华强硬的顾问,削弱了该委员会的作用。
今年9月,特朗普撤销了对兰登·海德(Landon Heid)出任美国商务部负责出口管理的助理部长的提名。该职位被视为中美“科技战”中的关键岗位,负责监督国家安全相关的出口管制。
据报道,兰登·海德是对华“鹰派”代表人物,曾在国会推动多项针对中国的法案。他的提名被撤销,在美国对华强硬派中引发担忧,他们害怕政府可能在对华问题上采取更温和的立场。
今年4月,海德出席参议院提名听证会
此外,鲁比奥、万斯等知名对华强硬派虽仍留在特朗普政府中,但在对华政策上却选择保持沉默。
彭博社称,对于美国对华“鹰派”而言,特朗普政府当前的对华政策“让人感觉回到了他首次上台之前”,当时商业利益代表主导了美国的对外政策。
“在特朗普2015年开始改变对华政策基调之前,他们是管理中国政策的人。”美国保守派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成员、自称为对华“鹰派”的德里克·西索斯表达不满,“这说起来很讽刺,是特朗普自己在第一任期改变了中美对话基调,现在这些人想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倒带回去。”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