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正式公布首批L3级自动驾驶准入车型名单,标志着国内智能驾驶技术从测试阶段迈向合规化应用的新里程碑。这一举措不仅揭示了车企在高阶智驾领域的真实实力,更为未来自动驾驶商业化铺平了道路。
10余家车企21款车型入围,L3级驾驶合法化
本次准入名单涵盖10余家车企的21款车型,覆盖了从主流到高端的多个细分市场。获得准入资格的车型,可在合规路线下开启L3级自动驾驶功能,允许驾驶员在特定条件下合法脱手方向盘,这一变革将重新定义驾驶体验。
长安、赛力斯成最大赢家,牌照数量差距显著
从入围车企来看,长安汽车与赛力斯表现尤为突出。长安汽车凭借17张测试牌照成为“牌照收割机”,旗下深蓝SL03、阿维塔11/12/07/06及深蓝S09 Ultra等车型全面覆盖30万~50万主流高端市场,展现出多品牌矩阵与技术积累的双重优势。
赛力斯则通过与华为的深度绑定,获得11张测试牌照,问界M9、M8及2025款问界M7全部入围,成为准入车型最多的品牌之一。更值得关注的是,长安与赛力斯均入股华为旗下智能驾驶系统研发龙头“引望”,各占10%股份,这一强强联合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注入了强劲动力。
传统大厂表现保守,比亚迪牌照分配存疑
相比之下,部分传统车企的表现较为保守。比亚迪仅获得1张比亚迪汉EV的牌照,但准入名单中却标注了搭载天神之眼系统的仰望车型,牌照与车型的对应关系引发外界猜测。宝马与奔驰分别仅有一款车型(i7与S级)入围,显示出国际品牌在L3级自动驾驶领域的谨慎态度。
L3级自动驾驶落地仍有门槛,路况与方案限制明显
尽管准入名单的公布令人振奋,但L3级自动驾驶并非完全自动驾驶,其应用仍存在诸多限制。目前,L3级功能仅支持在高速、快速路等封闭路段使用,城区复杂路况暂不开放。这意味着,对于日常通勤以城市道路为主的用户而言,L3级自动驾驶的实际价值可能有限。
此外,不同车企对L3级系统的开启条件也存在差异。例如,问界M9与阿维塔11可在雨雾、黑夜等极端天气下直接开启,而部分依赖纯视觉方案的车型,则可能因极端天气下的可靠性问题而无法开启,或需满足更严格的条件。
智能驾驶新阶段开启,前路仍漫长
首批L3级自动驾驶准入名单的公布,无疑是中国智能驾驶领域迈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长安与赛力斯在此次竞争中拔得头筹,但L3级自动驾驶的全面落地仍需跨越技术、法规与市场认知的多重门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政策的逐步完善,智能驾驶有望为出行带来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