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俄乌冲突新突破:俄军3年半首度合围乌军3个整旅

时间:2025-10-08 13:43:20 来源:游古史 作者:游古史

据最新战报披露,俄军在奥斯基尔河东岸实施了一场具有战略意义的合围行动,成功将乌军第10军团下属三个整旅包围。这场持续3年半的冲突中,俄军高层首次达成对乌军大规模建制部队的合围,军事观察家认为这标志着战场态势出现重大转折。



战略要地争夺:库皮扬斯克成关键节点

作为连接哈尔科夫与卢甘斯克的核心交通枢纽,库皮扬斯克的控制权直接决定东部战线的物资流通效率。自2024年11月29日启动新一轮攻势以来,俄军西部军区逐步向奥斯基尔河东岸集结优势兵力。其中常年亮相红场阅兵的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在完成河东岸阵地巩固后,采用多梯队交替推进战术,持续压缩乌军防御空间。



合围战术解析:渗透与封锁的完美结合

不同于传统大兵团冲锋,俄军采用"小队渗透+火力封锁"的复合战术。9月中旬起,2-3人组成的步兵分队持续对乌军防线薄弱点实施侦察渗透,制造高频次侧翼威胁。13日开始,装甲集群向城区东部核心区域推进,先后控制乌克兰街至希罗基巷带状区域及市政府所在地马伊街,完成东部合围。

真正的战术突破出现在对M-26公路的封锁作战中。这条承载着乌军第10军团70%以上补给运输的核心通道,在俄军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装甲分队与空军的协同打击下彻底瘫痪。战场视频显示,多辆试图强行通行的乌军卡车在公路中段被反坦克导弹击中焚毁,此后再无地面运输车辆突破封锁线。



三面封锁成型:奥斯基尔河成天然屏障

9月下旬,俄军通过库皮扬斯克北面20余公里的煤气管道实施隐蔽机动,在莱曼佩尔希完成兵力集结。工程部队同步搭建浮桥保障装甲部队渡河穿插,西部军区炮兵集群则在河东岸建立全覆盖打击阵地。此时被围的乌军三个旅已陷入东、南、西三面受敌的绝境,北部奥斯基尔河因水位上涨难以徒涉,突围通道被完全阻断。

据俄国防部9月23日通报,俄军已控制城内8667栋建筑中的5667栋,对乌军形成半包围态势并持续收紧封锁圈。战场监控显示,乌军每日尝试3-5次小规模突围,均被俄军光纤无人机引导的精确火力击退。



攻防技术对抗:巡飞弹破解火炮防御

被围乌军依托摩步第14旅炮兵部队构建核心防御,通过笔记本电脑接收总部坐标信息,操作斯洛伐克援助的祖扎纳-2型155毫米自行火炮实施反击。这种火炮发射的破片弹可在50-100米半径内形成杀伤区,一度有效阻滞俄军步兵冲锋。

俄军则祭出"巡飞弹+弹道导弹"的组合火力。柳叶刀巡飞弹在战场上空持续巡航,通过光学侦察系统对数平方公里范围进行数小时搜索,发现火炮发射痕迹后立即实施自杀式攻击。9月下旬,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精准命中库皮扬斯克西北30公里处的乌军海马斯火箭炮阵地,使该方向远程火力支援能力下降70%。



战场碎片化:3人小组的末日挣扎

失去集中指挥的乌军被迫拆解为2-3人战斗小组,依托残存建筑实施灵活防御。但俄军光纤无人机已实现30公里范围攻击,持续打击乌军后勤节点。加之空中打击与地面清剿,乌军日均丢失3-4个据点,弹药储备接近耗尽,仅能依靠夜间渗透获取少量补给。

俄国防部通报显示,近一个月战斗已消灭乌军1800余人,摧毁36辆装甲车辆及137门火炮。战场视频证实,乌军遗弃的装备中包括多辆德制PzH2000自行火炮和美制M777榴弹炮。



战略影响:冬季攻势的突破口

俄国防部9月25日通报特别强调,自2025年1月以来,俄军已在东部战线控制4714平方公里区域。库皮扬斯克的突破将为冬季攻势打开关键缺口,不仅可向哈尔科夫州纵深推进,更为进攻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城市群创造条件。

军事观察家指出,与2022年马里乌波尔战役相比,此次行动中"地下空降兵"通过工程通信系统实施的战术行动成效显著,展现出更成熟的多兵种协同能力。卫星图像显示,俄军已在库皮扬斯克周边建立三个大型物资转运点,储备弹药超过2万吨。



战场外博弈:西方援助的时效困境

面对前线困境,乌克兰的西方援助渠道仍在运转。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宣布将Metros军用卡车产能翻倍,计划额外生产1000辆补充运输车队损失。美国则考虑提供战斧导弹,但这些援助短期内难以抵达库皮扬斯克前线。

随着10月下旬严寒临近,装甲部队机动性将受限,双方可能进入僵持阶段。库皮扬斯克的合围态势,已成为俄乌冲突进入消耗与突破交织阶段的典型缩影。1300多天的拉锯战中,双方的战术体系不断迭代升级,而此次三个整旅的合围事件,无疑为这场漫长冲突增添了新的战略变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