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针对法新社记者关于“我国已正式邀请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今年莅临我国访问”的提问作出回应,给出了外交式答复。
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
林剑表示,尽管中方已发出正式邀请,但鉴于双方在贸易领域及芬太尼问题上存在的分歧,美方尚未对此作出明确答复。他强调,中美之间的沟通渠道始终保持顺畅,但针对个别问题,目前暂无确切信息可供分享。
9月14日,英媒报道称特朗普已获访华邀请,中美双方计划在北京举行会面。然而,截至目前,双方仍未就此事明确表态。
中美贸易摩擦回顾与现状
中美贸易摩擦始于2018年,当时美国首度对中国商品实施关税提升,从而掀起了这场持续数年的贸易纷争。迄今为止,双方已顺利完成了四轮经贸磋商,每一次磋商均特意选在第三国进行,旨在规避任何一方因主场优势而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
首轮谈判于日内瓦进行,双方共同签署了关于暂缓相互征收关税的联合声明。在伦敦举行的第二轮谈判中,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亲自率团莅临。斯德哥尔摩于7月28日至29日举行第三次会谈后,两国一致同意将关税的暂时冻结期再度延长,共计90天。最近的一次活动,便是9月14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办的第四轮谈判,但谈判结果未公布。
图| 特朗普出席活动讲话
谈判过程中,美方多次误判我方策略,谈判主动权逐渐转移。美国正致力于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前沿高科技领域以及稀土资源上对中国施加更为严格的管控,而中国则以其出口管制策略及稀土政策作为应对手段,进行反击,双方达成了平衡制约。
中美军事与外交互动频繁
与此同时,中美两国在经贸谈判的进行之际,军事与外交领域的互动亦日趋频繁。9月9日晚,中美两国国防部长借助加密视频系统展开了为期两小时的深入交流。针对台海局势、南海问题以及两军关系等敏感话题,双方进行了深入的磋商。
中国国防部长在会谈中表示坚定,国家统一是历史必然,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都将遭遇我们坚决有力的反击。美防长赫格赛思则意外公开表态,美国无意与中国军事对抗,不寻求改变中国政治体制。
9月10日,中美外长热线电话如期召开。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明确指出,近期美国方面的一连串消极态度与言论,已对中国合法权益造成了严重损害。他强烈敦促美国方面立即停止干预我国内政。鲁比奥在通话中强调确保沟通渠道畅通至关重要。值得关注的是,在通话落幕之后,美国国务院并未如惯例般发布包含强硬言辞的新闻稿。
图|王毅外长
亚太地区安全局势紧张
2025年秋季,亚太地区的安全局势持续呈现出紧张态势。九三阅兵式在中国举行,台海及南海的局势已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9月8日,上海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宣布自9月10日起,对通往大型船舶深水航道的出口实施一段时间的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紧随其后,于9月12日,我国最新建成的航母——福建舰——首度穿越台湾海峡,驶向南海,以执行科研实验及常规训练任务。我国国防部于声明中指出,此类活动系航母建造阶段的常规跨区域训练环节,无特定目标。然而,日本防卫省却在9月11日率先发布了相关消息,该组织首次在冲绳邻近海域捕捉到了福建舰的行踪。该舰艇由杭州号和济南号两艘高性能驱逐舰担任护航任务。
图:我国海军福建舰圆满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与此同时,我国解放军的武直-10武装直升机,频繁地在台海上空翱翔。我国对澳大利亚及加拿大军舰实施了近距离的跟踪与监视。这一系列行动标志着解放军已将台海空域巡逻监控常态化。
特朗普沉默有因,中美关系尚存悬而未决议题
应对中方访华邀请,特朗普沉默有因。中美关系尚存诸多悬而未决的议题,尤其是在经济与安全领域。芬太尼问题便是其中一例,双方立场各异,共识的达成面临重重困难。美国商界对中美关系的展望与政界之间仍存在着显著的分歧。
尽管供应链重组趋势明显,但美企对华依赖度高。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透露,截至2025年8月底,我国实际吸收外资的增幅达到4.5%,这一增长速度继续保持在全球平均水平之上。特朗普受国内政治压力,前总统拜登对中国的认知持续倾向于将其视为战略对手,中美交往的总体政策方向,并未经历根本性的调整。
图:特朗普总统在白宫签署令
尽管特朗普希冀凭借其个人魅力推动中美关系的回暖,然而这一动力受到了多方面的制约。国际局势的剧变使得特朗普的决策过程愈发复杂化。在全球范围内,地缘政治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中俄朝三国之间的互动愈发频繁,这无疑给美国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在中东,以色列对卡塔尔的军事行动引发联合国安理会前所未有的一致谴责。中美罕见一致,这一罕见的一致立场揭示了中美两国在国际安全领域内共享的共同利益。联合国大会于12日表决通过一项决议,对该组织支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并推进“两国方案”实施的纽约宣言表示赞同。但这一次,美以反对。
全球金融市场对中美关系走向极为敏感
全球金融市场对中美关系走向极为敏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警示,若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损失恐将超过1.5万亿美元。华尔街众多顶尖投资银行纷纷调低了对2025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估,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便是中美博弈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图| 纽约证券交易所内,交易员正忙碌于交易大厅
中美有望年底会晤,特朗普访华成行取决于双方共识
马德里谈判落幕,中美两国有望在年底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之际,促成一场会晤。白宫已悄然启动相关预案,旨在防止过度炒作对谈判造成不必要的影响。特朗普屡次于公众视野中宣称其将不久之后踏上中国的土地,然而,他是否能够成行,仍是未解之谜,取决于双方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