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故宫博物院百年华诞:纪录片《百年守护》首播揭秘

时间:2025-10-10 14:40:07 来源:文汇报 作者:文汇报


2025年10月10日,这座承载着六百余年历史的皇家宫苑——故宫博物院,迎来了其建院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在这一历史性的节点,一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故宫博物院联合出品、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精心制作的纪录片《百年守护》,于10月9日、10日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18:20和央视纪录频道(CCTV-9)19:27隆重首播,为观众揭开故宫百年变迁与守护的神秘面纱。


故宫,这座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自1420年紫禁城建成以来,便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权力中枢。近五百年的时光里,帝王将相、仆役使者、能工巧匠在此穿梭,见证了王朝的兴衰更迭。而当历史的车轮驶入1925年,紫禁城正式更名为故宫博物院,标志着这座皇家宫苑完成了从帝王私产到人民博物馆的华丽转身,更在随后的岁月里,逐步成长为世界级的文化瑰宝展示平台。

纪录片《百年守护》不仅记录了故宫博物院百年来的辉煌历程,更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从第一次对故宫物品的全面点查,到一代代守护者将“化私为公”的理念传承至今,故宫的每一件文物、每一处建筑,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纪录片《百年守护》

作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大成者,故宫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走进故宫博物院,游客们可以近距离欣赏到那些曾经属于皇帝的私产,如今已平等地向世人开放,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总台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方面一直肩负着重要使命。从2005年建院80周年时推出的中国首部高清纪录片《故宫》,到之后的一百集系列短片《故宫100》,再到2015年建院90周年时的《我在故宫修文物》,以及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的《我在故宫六百年》,总台不断以创新的视角和手法,讲述着故宫的故事。


如今,在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之际,《百年守护》再次出发,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和深入的笔触,记录下故宫守护者们的辛勤付出和那些应该被铭记的故事。从深入太和殿神秘的原状陈列除尘现场,到跟随故宫保卫处夜巡紫禁城;从探索故宫地下排水系统的秘密,到发现雍正朝留下的“古玩墙”;从养心殿铜钱的远赴新疆,到数字三维复现三希堂的乾隆风貌……纪录片人用镜头捕捉下了故宫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在仅占故宫0.5%面积的乾隆花园内,竟暗藏着27座建筑和1200件珍贵文物,地砖之下更是藏有金丝楠木的构造玄机。这些发现不仅让观众对故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展现了纪录片人对于细节的极致追求。


除了对故宫本身的探索,《百年守护》还带领观众追随南迁文物的足迹,从不为大众熟知的1930年代上海、伦敦、南京的展览现场,到故宫文物南迁纪念展的荣耀回归。八十余件南迁国宝的远行与归来,背后既是历代守护者的倔强与坚守,更是新时代中国繁荣进步的展示窗口。


伦敦艺展开箱仪式庄严主持(左一)


南迁文物箱再上神武门

在更高的意义上,《百年守护》并不仅仅是一部纪念故宫博物院100周年的纪录片,更是一次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大视角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寻根之旅。它回溯了百年来故宫博物院的历程,从文物南迁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再到当下的学术研究、文物保护、建筑修缮等各项事业,带领观众共同认识今天的故宫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博物院。


故宫护宝团队及家属合影

五百年斗转星移,一百年山河巨变,二十年镜头记录。纪录片人用心记录、倾情讲述故宫100年的故事,这些故事虽然离现实中的人们很远,但共同的血脉和文脉使我们心有所感。它们映照着我们彼此的内心,拨动着心弦。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和崇高品格,在人类文明史上闪耀着永恒的光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