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世界的主人》:受害者如何打破宿命重建生活?

时间:2025-10-01 15:02:35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澎湃新闻

在第九届平遥国际影展上,一部名为《世界的主人》的韩国女性电影引发广泛关注。这部由尹佳恩执导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少女在创伤后重建生活的历程,更在2025年9月29日晚荣获“罗伯托·罗西里尼荣誉·评审荣誉”,成为影展焦点。


作为获得【怡宝·观众票选荣誉】卧虎·最受欢迎影片的作品,《世界的主人》不仅在影展上斩获殊荣,更在女性主义思潮中留下深刻印记。尽管韩国女性电影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尚不及李沧东、朴赞郁等男性导演的作品,但近年来《蜂鸟》《82年生的金智英》《下一个素熙》等影片,已通过婚姻、职场、社会正义等议题,展现出韩国女性对现实处境的敏锐观察。

影片以17岁少女李仁珠的成长为主线,初看是一部标准的青春片:她与母亲、弟弟同住,热爱跆拳道,与男同学秘密交往,业余时间参与志愿活动。然而,随着剧情推进,仁珠隐藏的创伤逐渐显露——她曾遭受父亲兄弟的性侵害。这一设定并非为了制造戏剧冲突,而是通过仁珠的选择,探讨受害者是否必然走向悲剧的命题。



当学校发起反对性侵害的签名活动时,仁珠拒绝参与,她的理由直指社会对受害者的刻板印象:“一个人一旦遭遇性侵害,人生就会被摧毁。”这种倔强的自我认同,与母亲在洗车时的对话形成强烈对比。面对女儿的质问“为什么你没能保护我”,母亲没有辩解,而是温柔回应:“好点了吗?要不要再来一次?”这种充满理解与爱的反应,托举起仁珠重建自我的底气。

影片通过家庭关系的呈现,揭示了创伤背后的道德困境:父亲因无法面对女儿而选择逃避,母亲则以勇敢的姿态承担压力。这种观察既尖锐又充满人文关怀,不同于《素媛》《熔炉》等议题性电影对社会问题的直接介入,《世界的主人》更关注个体在创伤后的具体处境。

导演尹佳恩在映后交流中提到,许多受害者不敢讲述经历是因担心他人目光,但当有人勇敢发声后,社会会开始正视性暴力问题。这种观点在影片中得到体现:仁珠的创伤未被奇观化,导演以平等的视角看待她,而非将其符号化为“受害者”。正如影片所传达的,人类的善意与勇敢可以战胜黑暗困境,“受害者”不必然是悲剧的宿命。


从社会议题到个体叙事,《世界的主人》为韩国女性电影开辟了新的表达路径。它提醒我们,在关注系统性问题的同时,更需思考受伤个体如何重建生活——这或许才是对创伤最深刻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