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将至,许多人早已按捺不住出游的渴望,然而现实却给了不少人当头一棒——9月30日凌晨,全国多地高速公路便开启了“停车场模式”,拥堵状况令人咋舌。
据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多条高速公路均出现严重拥堵,不少游客在社交媒体上哭诉:“半夜堵车堵到怀疑人生,安全第一啊!”
十一假期尚未正式开启,不少人却已提前“体验”到了假期的拥堵。这看似矛盾的现象,实则反映出游客出行选择的理性化——提前出发以避开高峰,却没想到“聪明人”都想到了一起,结果集体堵在了路上。
有网友调侃道:“提前上高速回家,本想避免拥堵,结果800公里的路程开了20小时,还不如走免费的国道,虽然速度慢点,但至少不会堵成这样。”确实,当大家都想走高速时,结果往往是谁也走不了。
分析此次拥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新手司机增多,部分司机一年仅跑两箱油,驾驶经验不足,容易出现龟速行驶、占道行驶等情况;二是多条高速正在修路,进一步压缩了通行空间;三是车流量暴增,国庆中秋双节叠加,出行需求激增,导致高速公路不堪重负。
对于不想添堵的游客来说,或许“家里蹲”是个不错的选择。坐在家里刷手机,悠然自得地目睹全国各地大堵车以及人山人海的繁荣景象,也不失为一种“假期体验”。
以下为易拥堵高速路段预测:
●北京:G4京港澳高速、G6京藏高速、G45大广高速出城段
●上海:G2京沪高速、G60沪昆高速出城段
●广州:G4京港澳高速、G15沈海高速出城段
●成都:G42沪蓉高速、G5京昆高速出城段
说到堵车,不得不提“堵车经济”。堵在路上的人总要吃饭、上厕所、玩手机吧?高速服务区、外卖平台、车载娱乐产业,全都等着这波“流量红利”。去年国庆期间,某外卖平台高速订单量同比涨了40%,今年估计更夸张。堵车不再是单纯的交通问题,它已经变成了一种“消费场景”。商家们深知游客困在车上无聊,便拼命推送优惠信息,试图“收割”游客的时间和钱包。
有专家预测,到2030年,节假日高速拥堵时长可能会突破50小时。这并非交通部门能单独解决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出行习惯的“大考”。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坐高铁?但热门线路高铁票早已被抢光,而且很多人喜欢自驾的“自由感”——哪怕这“自由”的代价是堵在路上。
对此,你怎么看呢?你国庆中秋准备出门吗?还是选择“家里蹲”避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