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对王某(化名王暖暖)与俞某某离婚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准予双方离婚,被告俞某某需支付原告50万元离婚损害赔偿。这起引发广泛关注的案件,不仅因50万元赔偿创下国内离婚诉讼赔偿金额新高,更因案件背后涉及跨国服刑、财产分割、亲子关系认定等复杂法律问题,成为观察我国婚姻法律实践的典型样本。
50万赔偿:突破性判决背后的法律逻辑
根据法院通报,这起离婚案于2025年9月26日开庭审理,身处泰国监狱的俞某某通过视频方式出庭。北京市律师协会婚姻家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张荆指出,国内离婚损害赔偿标准普遍较低,5万元至10万元的案例占主流,'10万元以上的情况都非常少见'。此次50万元赔偿的突破性,源于法官对《民法典》第1091条'其他重大过错'兜底条款的适用。
'俞某某的故意谋杀行为虽未直接列入法定赔偿情形,但其恶劣程度远超一般家庭暴力。'张荆分析,法院通过兜底条款实现了个案公平,既维护了法律权威,又对极端过错行为形成震慑。王暖暖代理律师柳锦目确认,当事人已收到判决书,并在朋友圈发布'十全十美'的动态表达诉求实现。
新京报记者 李照 摄
闪婚到6年离婚:杀猪盘背后的婚姻悲剧
案件回溯至2019年6月9日,王暖暖与丈夫俞某某在泰国帕登公园旅行时,被对方推下34米悬崖。奇迹生还的王暖暖全身17处骨折,缝合200余针,胎儿未能保住。这起震惊中泰的案件被改编为电影《消失的她》,而现实中的婚姻悲剧更显残酷。
据王暖暖自述,两人从相识到结婚仅用2个月。俞某某通过翻看其三年朋友圈记录,展开精准追求。领证当天,王暖暖曾隐约感到不安,但民政局开门的事实最终推动这段'赌局式婚姻'成立。婚后俞某某逐渐暴露真面目:坐牢主犯谎称义气、服刑期间闪婚、赌博成性卷走500万公司资金。
'他母亲曾以我脾气不好为由起诉离婚,索赔1100万,却隐瞒儿子谋杀未遂的事实。'王暖暖透露,刑事程序期间法院以'先刑后民'原则驳回诉请。直至2023年6月,泰国皇家法院终审判决俞某某33年零4个月有期徒刑,民事离婚程序才得以推进。
新京报记者 李照 摄
跨国视频开庭:司法程序的创新突破
这起离婚案的司法程序颇具开创性。由于俞某某在泰国服刑,案件面临当事人到庭、文书送达等多重障碍。张荆律师解释,根据《民事诉讼法》第65条,离婚案件当事人原则上必须出庭,特殊情况需提交书面意见。俞某某既非'下落不明'也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符合缺席审理条件。
最终通过外交部门与司法部门协调,创新采用微信视频方式完成庭审。柳锦目律师透露,为保障视频连接稳定,泰国方面曾尝试搭建专用平台,最终因技术原因改用通用社交软件。这种跨国视频开庭模式,为涉外案件处理提供了新范本。
财产分割争议:过错方权利的边界
法院通报未涉及财产分割,但法律争议依然存在。张荆指出,我国实行夫妻共同财产制,俞某某作为过错方仍有权主张分割财产。'民法典未剥夺严重过错方的财产权,但法官可通过自由裁量实现实质公平。'具体到本案,推下悬崖至离婚期间的自媒体收入等财产认定,将成为后续诉讼焦点。
关于俞某某赌博债务,张荆认为需严格区分共同债务与个人债务。'未经共同签字或事后追认的债务,若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应认定为个人债务。'这一判定标准,为类似案件提供了法律指引。
试管婴儿户籍:亲子关系的法律认定
案件另一争议点在于王暖暖通过辅助生殖技术生育的子女户籍问题。张荆律师表示,婚内生育子女原则上父母双方具有同等权利义务,但本案可通过亲子鉴定排除过错方权利。'通常亲子关系争议出现在婚外生子场景,本案情况特殊但法律有明确依据。'
据悉,当地户籍部门已按照非婚生类型为孩子办理户口,解决了生父栏填写难题。这一处理方式,既保障了儿童权益,又体现了法律对极端过错行为的否定评价。
这起离婚案犹如一面法律棱镜,折射出婚姻保护、财产分配、亲子关系等复杂社会议题。50万元赔偿虽创纪录,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司法实践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正如张荆律师所言:'每个极端案件都在推动法律完善,这或许就是法治进步的意义。'
(文中王暖暖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李照
编辑 陈晓舒
校对 张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