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NBA中国赛期间,篮网主帅乔迪-费尔南德斯对东道主球员曾凡博的使用策略引发广泛争议。这位中国新星在首战仅获10分钟出场时间(贡献1抢断3犯规),次战更是全程枯坐板凳席。这一决定让现场中国球迷情绪激动,纷纷质疑主教练在商业推广性质的比赛中忽视主场氛围与NBA全球化战略。
回溯2004年NBA中国赛,当时萨克拉门托国王队对中国球员刘炜的处理方式形成鲜明对比。尽管刘炜仅通过试训加入球队,但国王队在多个环节给予特殊礼遇:新闻发布会安排其与球星同席,球员通道故意放慢脚步让刘炜首个入场接受欢呼,主教练阿德尔曼更在两场比赛中保障其充足出场时间。这种差异化对待,不禁让人联想到范伟小品的经典台词:“同样是在NBA执教,这做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针对“乔迪不尊重篮网老板蔡崇信”的质疑,需从NBA管理架构理解:联盟普遍遵循专业分工原则,球队老板通常将运营权限下放总经理。以2023-24赛季活塞队为例,老板虽要求重点培养坎宁安与贾登-艾维,但主帅蒙蒂坚持重用基利安-海斯,最终因战绩不佳遭解雇并支付6000万美元违约金。这印证了主教练在战术层面的绝对权威,即便老板也只能通过管理层间接施压。
篮网总经理西恩-马克斯与蔡崇信的信任关系,源于其重建球队的卓越能力。作为波波维奇系出身的管理者,马克斯曾见证马刺“GDP组合”的辉煌,并主导完成乔治-希尔换伦纳德的经典交易。这种专业背景使其获得充分授权,但即便如此,他仍需与主教练保持协作——正如丹佛掘金队麦克马龙与布斯因权力争夺双双被解雇的案例所示,NBA管理层与教练组的平衡始终是难题。
43岁的乔迪拥有近30年青训经验,其执教生涯堪称“波波维奇系”的典型路径:从骑士发展联盟助教起步,经迈克-布朗提拔,后受迈克-马龙邀请加入掘金教练组。在丹佛期间,他与约基奇形成默契,强调团队纪律的战术理念助力后者成长为MVP。2024年执掌篮网教鞭后,虽处重建阶段,但其选秀眼光(如叶戈尔-杰明、特拉奥雷等新秀)将决定执教成败。
西恩-马克斯与蔡崇信
蔡崇信作为华人老板,多次尝试引入中国球员(如崔永熙、曾凡博及传闻中的杨瀚森),但商业考量终需回归竞技本质。2004年刘炜的短暂NBA经历与如今曾凡博的困境,共同揭示一个真理:没有稳定出场时间保障的“人情式”签约,对球员发展反而有害。中国篮球的复兴,仍需更多球员通过实力赢得认可,而非依赖商业包装。
这场中国赛争议,本质是商业诉求与竞技规律的碰撞。当球迷情绪与球队战略产生冲突时,或许正如马克斯重建篮网的历程所示:唯有尊重专业、夯实基础,才能实现真正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