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热播的电视剧《灼灼韶华》中,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角色却意外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满脸横肉、媒婆痣醒目、说话尖酸刻薄的鸨母“闫妈妈”。这个角色每次出场都让人印象深刻,甚至有些“咬牙切齿”。然而,当观众揭晓其真实身份时,全网震惊:原来,“闫妈妈”竟是由现实中苗条貌美、气质出众的演员卢琳饰演的。
《灼灼韶华》讲述了热依扎饰演的褚韶华在动荡乱世中逆天改命的女性成长故事。剧中,褚韶华为救闺蜜康二妞,不得不与临芳楼的鸨母“闫妈妈”讨价还价。闫妈妈这个角色见钱眼开、嘴脸刻薄,一边盘算赎金一边偷听墙角,精明中带着几分小人得志的油滑。而卢琳,却将这个角色演绎出了“钝刀子割肉”的压迫感,尤其是那场“偷听墙角”的无台词戏,仅靠眉头紧锁、嘴角微撇、眼神游移,就将“怀疑、试探、算计”三个层次展现得淋漓尽致。
网友纷纷弹幕刷屏:“恐怖如斯,一个眼神我都怕她知道我欠她钱。”卢琳的表演之所以如此打动人,不仅在于她的演技,更在于她对角色的全身心投入。为了演好“闫妈妈”,她不惜增重20斤,剃眉点痣,彻底放弃了女演员的光环。这种为角色牺牲的精神,让网友直呼:“她不是在拍戏,她是在下凡体验生活!”
卢琳的演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981年出生于辽宁营口的她,从小就对舞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97年,她考入辽宁省艺术学校97级话剧班,正式开启了演艺生涯。2004年,卢琳进入影视圈,首部作品是抗战剧《浴血出击》,饰演邱橘。那时的她五官清秀、气质清冷,被称为“小丁嘉丽”。然而,卢琳并不满足于仅仅饰演“美女”角色,她渴望通过不同的角色挑战自己,展现更多的可能性。
从中戏毕业后,卢琳没有选择走“流量路线”,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沉淀自己。她说:“我不想被记住脸,我想被记住角色。”于是,我们在《北京女子图鉴》里看到了她雷厉风行的女上司形象,在《琥珀樱桃》里见证了她温柔教师的转变,在《小巷人家》中又领略了她朴素知青办主任的风采。她不怕被观众认不出,反而觉得“剧抛脸”是对演员最高的褒奖。
在《北京女子图鉴》中,卢琳饰演的职场女魔头是典型的“上头不怕、下手不留情”类型。她的台词犀利到发冷,走路带风、说话带压,气场两米八。一场骂哭下属的戏,让不少职场人“梦回老板训话现场”。有观众留言:“她演的不是角色,是我们生活中那些让人又怕又服的上司。”而卢琳本人却透露,她在角色中加入了一点点对下属的微笑和犹豫,让角色更加立体和真实。
在《琥珀樱桃》中,卢琳又化身温柔、沉稳、极具责任感的高中老师贺老师。她不是“圣母式好老师”,而是能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怒怼网暴、保护学生的“硬核温柔”。尤其是在面对差生时,她不重成绩,只看努力,那句“错了就要受罚,但不是你不配被喜欢”让无数观众泪目。
回到《灼灼韶华》,闫妈妈的戏份虽然不多,但卢琳却拿出了主演级别的投入。她主动增肥、剃眉、点痣,还亲自设计了角色的步态、肢体语言,甚至连说话时的“拖腔”都是她反复练习的结果。拍摄那场“偷听戏”时,她在石板地上跪了三个小时找角度,膝盖拍完全是紫的。导演都感叹:“她对角色的投入,比很多主角还拼。”而观众看完后,也纷纷表示:“这个闫妈妈,不讨喜,却真实得让人信服。”
卢琳戏外的生活非常低调,鲜少炒作,也很少上综艺。她说:“我不想让观众记住卢琳,我只想让他们记住角色。”她是业内公认的“剧抛脸”,也是导演们口中的“安心演员”。虽然出生于艺术世家,但她从未借家庭资源博关注,反而常年在“边角角色”里默默耕耘。身边人评价她:“她不是爱拼命,是太爱戏。”正如她自己所说:“我不怕别人说我不红,只怕角色不够真。”
如今已经44岁的卢琳,面对“中年女演员转型难”的话题,显得格外从容。她坦言:“演员不是靠年龄,而是靠积累。”在《灼灼韶华》中,她没有试图“保持光鲜”,反而选择用最真实、最“接地气”的方式,把一个市井鸨母演得入木三分。她不担心“角色边缘化”,因为她知道:“只要演得好,就没人能忽视你。”演技,是她最好的“抗老利器”。
卢琳,不是流量女星,也不是爆剧女主。她甚至常常被观众“认不出”,却总能靠角色“让人记住”。她敢为一个小角色增重20斤,也敢为一个眼神通宵拍戏。她不争功、不抢戏,却总能在一场场戏里,悄悄打动人心。你印象最深的卢琳是哪一个角色?你觉得《灼灼韶华》里的“闫妈妈”,她演得够真吗?欢迎留言、点赞、转发,为这个“敢扮丑、愿沉淀”的真演员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