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被区别对待、挂满不欢迎中国人,德韩街头满是“针对”,谁还去

时间:2025-10-16 06:35:38 来源:姩姩有娱 作者:姩姩有娱

文|编辑|麦麦

“请勿大声喧哗”
“不接待中国游客”
“禁止随地大小便”....



这些刺眼的中文标语,已经成了中国游客在海外旅行时最常见的“特殊待遇”。

如今不仅日韩遍地中文标语,就连德国也挂上了“不欢迎中国人”的中文标示。

无论在哪个国家,中国游客总是被区别对待的那一个。



明明是为了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风情,结果到了国外却碰一鼻子灰。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出国旅游=花钱受气”已经成了常态。

冷冰冰的中文标语格外刺眼扎心,这下中国游客彻底坐不住了!



一、中文标语、遍地开花

今年国庆期间,网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

“中国人就像压缩的木耳,一到节假日全泡发了”!

东非大草原堵车、瑞士雪山卡丁车排起了长队...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放假了。



怪不得网友都调侃中国人“聚是一栋楼,散是满地球”。

咱们中国人的钱包,相当多一部分人都送进了外国人的口袋。

然而中国游客全球消费创新高,但却频频遭遇区别对待。



满心欢喜地踏出国门,换来的却不是笑脸,而是一脸的嫌弃。

想去体验一下西方的异域风情,结果一落地,赫然写着几个大字“不欢迎中国人”!

此外,商业街上那些用中文写的“请勿大声喧哗”“禁止触摸”“禁止吸烟”的标语,更是让人怒火中烧。



中文标语多暂且不说,字体都比旁边的德语和英语版本大了好几倍!

大老远就能看见,和周围精致的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尤其扎眼。

明面上看是“提醒”,细品之下还多少带点专门警告中国人的意味。

那感觉,就像是时时刻刻盯着中国游客,浑身不自在。



对此,德国只轻描淡写地解释道“这是由于中国游客变多,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顾客才用中文标语的”。

这话,你看我信吗?

更让人无语的是,这股“抵制中国游客”的风,很快就刮到了其他地方。



英国那边更是过分,直接在商店门口贴上了“禁止讲价”“本店不接待中国游客”等中文标语。

有些店铺甚至连对应的英文版本都没有,仿佛专门为中国游客定制的一样!

相比之下,日韩两国的做法就更直接了。



例如韩国的济州岛,专门在公厕门口放了一块只有中文的“禁止随地大小便”的标语。

首尔明洞的一些餐厅,更是直接标明“禁止中国人入内”。

并且这些“特殊待遇”并非是在市区才有的,中国游客落地的那一刻,就被贴上了“差别对待”的标签。

首先就是机场排队,中国的游客专门被划分到一个地方,明晃晃地国籍歧视!



日本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许多餐厅都标有“不接待中国人”的标语。

同样是花钱的游客,凭什么我们就要被区别对待?



二、双标的镜头、偏见的心

面对这些中文标语,中国游客的反应可以用“五味杂陈”来形容。

不过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愤怒,这不是明摆着地歧视吗?



千里迢迢跑过去消费,结果一落地就被区别对待,实在是太欺负人!

这种赤裸裸地区别对待,给中国游客最大的感受就是花钱买了一肚子气。

更让人委屈的是,大部分中国游客其实都挺守规矩的。

把所有问题都赖在中国游客头上,是否太片面了?



当地媒体就像是商量好似的,专门逮着亚洲面孔拍。

把踩草坪的、翻墙头的、乱扔烟头的个例,无限放大。

紧接着,一篇文章新鲜出炉,标题就是“中国游客毁了某某最美村庄”。



试问在这样的舆论引导下,哪还有什么真相,不明所以的海外网友也直接被带偏。

再比如,中国游客常常被别的国家吐槽“大声喧哗”。



实际上,中国人说话的音量和部分欧美人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

再者说,咱们中国人吃饭就图个热闹,声音小了根本听不清。

曾有中国游客去日本泡温泉,结果没按当地习惯先洗澡再下池,引起轩然大波。



这种行为,确实欠考虑。

但这种行为,在每个国家的游客中都存在,偏偏到了中国游客这里,被扣上了“不尊重当地习俗”的帽子。

同样地,中国人吃饭声音大被说“喧哗”;结果美国人声音大,就会被夸赞“直接”。

说到底,这就是从根本上歧视中国游客。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游客没素质”也成了部分国家眼中的刻板印象。

说实话,没素质的人哪个国家都有。

但这东西,和国籍真没半毛钱关系!



三、差别对待、令人反思

差别对待给很多游客,都带来了一种被“污名化”的感觉。

明明没做什么不合适的事情,结果却要承受莫名其妙地“特殊关注”。

甚至走在路上,都会被人戴“有色眼镜”看待。



例如,同样地化妆品,在首尔明洞卖给中国人的价格都要比本地人高出15%。
越南芽庄的海滩躺椅,工作人员前脚刚说“已被预订”,结果转头就安排给了欧美游客使用。

这种区别对待,毫不掩饰,也让中国游客寒心不已。



当歧视直接写在脸上,中国游客也开始作出行动,“不去”就是最直接的回应。

要知道,中国游客可是世界公认的庞大客户群体。

那些门口贴着“不欢迎中国人”的商店,可以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国游客送钱都不要,最后生意一落千丈,想挽回都难!



当然,也并非所有国家都对中国游客“不友好”。

例如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家,街头随处可见“热烈欢迎中国人”的标语。



身为中国游客,我们也要学会反思。

虽然这只是一小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可一旦迈出国门,个人就代表着背后的国家。

你怎样,中国就怎样。

每一个中国游客,都是行走的“中国名片”。



为了规范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国家还专门出台了《出境旅游行为指南》,引导游客文明出行。

随着我国国民素质不断提高,中国游客的口碑也逐渐有了改善。

抛开有色滤镜后,一些外国网友也逐渐明白,中国游客并非印象中的那么差。



结尾:

出门玩,图的就是个舒心。

如果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那再美的风景也失去了颜色。

钱,可以花;但尊严,不能任人践踏。

对那些不欢迎我们的地方,最好的回应就是“我们不去了”!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



信息源:

Coles一张中文告示, 让澳洲华人圈震怒!_澳洲微报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