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美联储降息25基点,中方精准反击,对美实施关键举措

时间:2025-09-19 05:22:27 来源:影孖看世界 作者:影孖看世界

当地时间9月17日,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4.25%的区间。然而,这一决策并未让特朗普政府感到满意。在12名票委中,仅有特朗普新任命的米兰投出了反对票,他认为降息幅度不足,应降至50个基点。特朗普多次施压美联储降息,其核心动机之一便是降低联邦政府的借贷成本。



特朗普意外之举:中方精准反击

尽管美联储的降息举措为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利好信号,但对于中国而言,其意义远不止于此。近期,A股市场持续走强,外资纷纷加码中国资产。9月17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更是升破了7.10关口,这背后或许预示着中国资产将迎来新一轮的重估。然而,令特朗普更为意外的是,在此关键时刻,中方对美采取了一项关键举措。

在中美马德里谈判前夕,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将中国23家实体(多数为半导体企业)列入黑名单的方式,给中国一个下马威。这一举动明显透露出特朗普政府一边释放谈判信号,一边又暗中使绊的矛盾心态,企图以此迫使中国在谈判中让步。

但特朗普没有料到的是,中国此次直接将局势从被动转为主动。



中方“封杀令”:全面停购英伟达芯片

就在美联储降息前夕,英国《金融时报》披露了一条重要消息:中国互联网监管机构已向国内头部科技公司下达明确指令,要求全面停止采购美国科技巨头英伟达的所有人工智能芯片,并终止现有订单。

中方此举意欲何为?

实际上,从反垄断调查到叫停采购,从反倾销调查到反歧视调查,中国的一系列举措都在向美国传递一个明确信号:不公平的合作,中国绝不接受。

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联合盟友大搞芯片出口管制。然而,美国又不愿放弃中国市场,于是一边停供高性能芯片,一边推出性能缩水、价格无优势的“中国特供版”芯片。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芯片还卷入了“后门”风波。



对于承载着核心数据、甚至关联公共服务的服务器而言,这样的风险无疑是无法接受的。

更何况,美国依靠技术优势进行“监控”的例子并不鲜见。

中国停购英伟达:对美国技术霸凌的有力回击

眼下,中国直接停购英伟达芯片,不仅是对美国技术霸凌的有力回击,更让美国感到坐立不安的是,中国此次敢于直接叫停,或许是因为国内已经有了替代品。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

据央视报道,阿里AI芯片性能已能直追英伟达H20,这意味着美国对中国的科技封锁已彻底失败。然而,这还不是最致命的。

众所周知,支撑美国霸权的重要支柱包括军事、科技和金融。眼下,中国九三大阅兵展现出的军事力量已让美国开始警觉,而科技方面的芯片反击战也已打响。面对这种情况,中国还有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本身也在释放一个信号:美国经济正处于衰退之中。因此,特朗普才会多次施压美联储降息。



在特朗普看来,宽松的利率环境有助于降低政府债务成本和企业融资成本,同时刺激股市、债市等资本市场。

美联储降息:美国经济衰退的信号

然而,如今美联储忍不住开始降息,却意味着美国国内的金融系统承压、债务压力爆炸、失业率飙升,而制造业大幅萎缩的局势已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

这种情况下,对于中国而言,利好信号非常明确。中概股资产集体大涨,离岸人民币汇率也升破了7.10关口,这背后是对中国资产的看好。

人民币两大动作引关注

人民币近段时间有两大动作挺惹眼的。

一是央行和印尼央行一起启动本币结算框架,还搞了个二维码互联互通;二是跟欧洲央行、瑞士央行以及匈牙利央行续签了本币互换协议,总额达到了5400亿元。



中国为何花精力搞本币互换?除了方便企业跨境贸易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买东西必须要换算成美元,不仅影响货币主权,还容易受到美联储加息降息的影响。

美联储政策影响与中国应对

美联储一放水,我们就得跟着被动宽松,很容易引发资产泡沫。像2008年金融危机时,作为储备的美元资产就面临了大幅贬值的风险。因此,从那时候起,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愿望就越来越强烈。更不用说美国总是动不动就搞金融制裁了。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有两大现实难题:一是中国是顺差国,二是资本管制。因此,近年来中国推动的人民币国际化,并不能说是直接挑战美元或取代美元,而是要让人民币的分量跟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比重相当。这就是中国为什么大力推动本币互换的原因。

可见,在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时,中国一直在用自己的方法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信息来源:《凌晨重磅!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年内或再降50个基点!》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