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吨沥青凭空消失?武汉开投能源6382.5万投资成谜
海淀区一位老大爷在美容中心被诱导消费9个月花掉100万元的新闻引发热议,但比起个人养老金被骗,国有资产流失更令人震惊。2023年9月,武汉市国资委旗下武汉开投能源以6382.5万元采购1.5万吨沥青,今年8月开罐检查时却惊现"一罐水、一罐空气"的离奇场景。
专业验货竟成走过场
作为国有资金投资项目,武汉开投能源的验货流程存在重大疏漏。2024年3月验货时,工作人员仅用仪器探测罐体深度即判定存有沥青,完全违背《沥青取样法》规定的顶部、中部、底部分层取样规范。更令人震惊的是,沥青在合理储存条件下建议不超过3个月,而该批货物竟滞留油罐近两年。
仪器下落一点点距离后就不下落了,我们就以为罐子里装有沥青。
离奇交易链浮出水面
调查显示,这笔看似普通的沥青贸易存在诸多异常:
高温挥发论遭科学驳斥
面对质疑,有观点试图用"全球温室效应导致沥青挥发"解释。虽然夏季沥青路面温度达60℃时挥发量确为常温3倍,但专业人士指出:
1.5万吨沥青在密封油罐中完全挥发需要突破物理极限,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也无法解释这种化学反应。
更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交易中间环节的安东尼公司,在支付1866.7万元首期款后,面对价值数千万的货物失踪竟未采取任何追索措施。其注册资本从5000万骤减至300万的操作,更引发对资金链安全的担忧。
国有资产监管漏洞待补
这起事件暴露出国有资产投资的多重风险: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涉事油罐所属企业曾多次发生物资管理纠纷。而武汉开投能源作为国资三级子公司,在项目操作中展现出的"土豪式"付款风格,与国有企业规范管理要求存在明显冲突。
后续影响持续发酵
目前,这批消失的沥青已引发连锁反应:
这起堪比悬疑小说的商业奇案,不仅暴露出物资管理领域的制度漏洞,更给国有企业风险防控敲响警钟。当6382.5万元国有资金在两年间化为乌有,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事后追责,更是对投资决策全流程的深度反思。
来源:老斯基财经(ID:laosijicj) 作者:魔鬼斯基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