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内蒙古书记调研边境口岸 推进向北开放战略实施

时间:2025-10-17 12:45:03 来源:政知新媒体 作者:政知新媒体

撰文 | 余晖

据《内蒙古日报》最新消息,10月14日至16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伟中深入兴安盟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开展实地调研,重点考察边境地区口岸建设与对外开放工作。

调研期间,王伟中先后走访边境哨所、边防连队等一线单位,详细了解边防管控与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在阿尔山口岸,他实地察看口岸通关设施、跨境旅游服务区及对外贸易展区,并强调:"要持续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通关效率与服务水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贸增长点,切实履行好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使命。"



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核心区域,内蒙古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其边境线长达4200余公里,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历史上是"草原丝绸之路"和"万里茶道"的重要通道。当前,内蒙古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关键节点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门户,正通过口岸升级、通道拓展等举措,加速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明确提出"构筑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战略定位,与建设"两个屏障"(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两个基地"(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共同构成内蒙古发展的核心方向。

数据显示,2024年内蒙古口岸发展成效显著:全年口岸货运量达1.234亿吨,陆路口岸货运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进出口经营主体增至3500余家;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通辽保税物流中心等开放平台相继获批。这些成果标志着内蒙古向北开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此次调研的兴安盟位于内蒙古东北部,西北部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30.3公里,是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其中,阿尔山市作为内蒙古第三个边境口岸城市,与蒙古国东方省松贝尔口岸隔河相望,拥有98.01公里边界线,是"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



作为对外开放的基础设施,内蒙古现有20个对外开放口岸,形成铁路、公路、航空立体化开放格局。近年来,口岸建设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通关能力已超过1.5亿吨,连续两年突破亿吨大关。以阿尔山口岸为例,2024年其进出口贸易额达1.3亿元,同比增长75倍;跨境旅游人数突破1万人次,增长8.7倍;跨境车辆超1000辆次,增长2.5倍。

今年9月17日,阿尔山公路口岸扩大开放通过国家验收,实现全年12个月常态化运营,成为内蒙古第4个常年开放的国际性陆路口岸。这一突破将显著提升中蒙贸易便利化水平,为区域经济合作注入新动能。

王伟中在调研中再次强调,要立足区位优势,深化口岸功能升级,优化跨境服务流程,培育外贸新业态,将内蒙古打造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标杆区域。从历史上的草原商道到现代的国际口岸,内蒙古正通过开放战略实现从边陲末梢到开放前沿的华丽转身,为区域发展提供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