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阳江市两起查封土地离奇失踪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一块被当地政府直接“注销”,另一块则“人间蒸发”,涉事企业月亮湾公司大玩“幽灵资产”游戏,而当地政府和法院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成为舆论焦点。
2015年,江西宏盛公司中标月亮湾公司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沙扒镇的住宅小区建设项目,两期工程合计中标价格约1.2亿元。至2018年12月28日,工程均已交付完工,但月亮湾公司尚欠近4000万元工程款未结算。
2019年1月,宏盛公司在阳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月亮湾公司提起诉讼,并申请了诉讼财产保全。同年6月,法院依法查封了月亮湾公司名下的88套房产和2块土地。然而,2021年12月30日,法院判决月亮湾公司支付工程款及利息后,执行时却发现查封的土地一块已被“注销”,另一块则“找不到了”。
被“注销”的地块编号为D-02,而“失踪”的地块编号为C-13B。据宏盛公司获得的不动产登记资料显示,C-13B地块权利人为月亮湾公司,产权证号明确,土地面积达11679.8平方米,且在不动产中心登记在案。如此明确的一块土地,竟能“失踪”,法院给出的“历史原因”解释显然难以令人信服。
对于D-02土地被注销,阳西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和自然资源局给出的答复是:该地块在查封时土地有效,但随后开发商办理了地上建筑的3宗大确权。自然资源局称,根据《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被查封时,申请人与查封被执行人一致的,不影响办理首次登记。
然而,宏盛公司指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查封土地使用权的效力及于地上建筑物。月亮湾公司办理大确权后,地上的3栋楼仍应处于查封状态,不能对外销售。但现实是,这些房产已被分散成小产权,导致无法查封。宏盛公司质疑,这是国土和住建部门工作出现问题,还是有人故意留下“后门”,允许开发商在查封前或期内操作,规避责任?
2023年前后,阳西县人民法院对月亮湾公司被查封的88套房产进行了拍卖,但成交款项大部分用于偿还欠缴税款,宏盛公司仅获得128万元。截至2025年1月,月亮湾公司拖欠宏盛公司的款项已达5700余万元。由于资金无法及时回笼,宏盛公司已多次被下游合作商告上法庭、冻结资金,员工工资发放也成问题。
期间,宏盛公司多次请求法院执行2块查封土地,但得到的回应仍然是一块“被注销”,一块“找不到了”。宏盛公司曾将此事反映至广东省政府,但投诉最终又被转到了阳江市中级人民法院,问题依旧未得到解决。
此事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记者联系采访阳西县不动产中心、自然资源局规划部门以及负责执行的阳西县人民法院和阳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但得到的答复要么是推诿,要么是含糊其辞。截至发稿前,仍未接到阳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明确回复。
企查查显示,月亮湾公司目前是“失信被执行人”,涉及司法案件2154个,其中75%以上的案件身份是被告。宏盛公司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月亮湾公司实际控制人高亚辉滥用控制权,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欺骗他们垫资施工,待工程竣工交付后,转移公司名下全部资金,并将土地作价出资至其他公司名下,实现“金蝉脱壳”。
月亮湾公司在回复中称,宏盛公司关于他们恶意转移财产的指责是“凭空臆想”。然而,这么多年过去,月亮湾公司到底有没有“恶意转移资产”,也未见任何调查结论。
在月亮湾公司的一份回复中,其还将原因归结为“阳西县的融资环境差”。但通过检索所发现的阳西县融媒体中心的一篇文章中却显示,该项目早已暴露出很多问题,并引发大量业主上访。当地政府当时的答复是,税务部分暂未发现涉嫌隐瞒收入偷税漏税问题,公安机关尚未掌握“涉嫌欺诈”和“涉嫌合同诈骗”等问题。
已经六年过去,当地的调查到底结果如何,依然不得而知。能够已知的是,这个问题企业留下2000多个案件,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后金蝉脱壳,不知所踪。其中,还有两块被法院查封的土地,一块被“注销”,一块“找不到了”的咄咄怪事!当地政府在这系列事件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耐人深思。
有律师已经指出,当地政府如果不能给出合理解释的话,宏盛公司可以尝试申请行政赔偿,并向法院申请调查令。而在这个涉2154起案件,75%为被告,极为可能是“老赖”集团的背后,是否存在更大网络,通过土地注销、销售等方式洗白资产,及是否涉嫌利用地产黑幕进行利益输送,期间是否得到相关政府工作人员的帮助、包庇或者纵容,更是已经成为一个有待揭开的巨大谜团。对此,我们将继续关注。
(注,本篇文章参考及引用了津云新闻的报道内容,深表感谢及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