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绎达
编辑|张帆
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全球黄金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价格狂潮。自8月下旬以来,国际金价开启疯涨模式,COMEX黄金期货价格在10月17日盘中突破4392美元/盎司历史高位,短短6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10%,近两个月区间涨幅更达30%。这场由多重因素共振引发的黄金盛宴,正悄然改变传统贵金属市场的定价逻辑。
图:COMEX黄金期货价格与泰达黄金代币、PAXG币总市值对比
数据来源:wind,DefiLlama,36氪
在9月17日美联储宣布降息后,黄金市场立即作出积极反应。这一走势印证了市场此前的核心判断:降息周期开启将直接推升黄金的避险价值。更值得关注的是,黄金稳定币市场的持续扩容正在为金价提供长期支撑。数据显示,黄金价格走势与黄金稳定币总市值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这种新型数字资产正在重塑传统黄金市场的供需格局。
驱动本轮黄金行情的核心动能究竟来自何处?黄金稳定币的爆发式增长与全球避险需求形成了双重推力,而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则成为关键的催化剂。
当前黄金价格持续创新高的重要推手,是市场对黄金稳定币扩容的强烈预期。据ARK Invest和德银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稳定币交易总额分别达到15.6万亿和27.6万亿美元,远超Visa和Mastercard的交易规模。在旺盛需求驱动下,稳定币市场规模快速扩张,截至6月中旬已突破2500亿美元。
市场对黄金稳定币的扩容预期尤为惊人:预计到2035年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将达4万亿美元(CAGR 32%),美国政府更预期2030年初规模达3.7万亿美元(CAGR 80%)。然而现阶段,黄金稳定币仍属小众产品——截至7月,PAXG币和泰达黄金代币市值分别仅为9亿和8亿美元,与USDT(1610亿)、USDC(640亿)存在巨大差距。
这种规模差异恰恰孕育着巨大机遇。黄金稳定币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锚定物——黄金的稀缺性和抗通胀特性。相较于美元/美债稳定币,黄金稳定币不仅能保持价值稳定,更具备独特的系统性风险对冲功能。在避险需求激增时,黄金稳定币的价值稳定性与扩容效应形成双重保障,这种特性正在吸引越来越多投资者。
图:全球主要稳定币总市值(单位:10亿美元;截至2025年7月)
数据来源:DefiLlama,36氪
黄金稳定币市场的扩张正在深刻改变黄金定价机制。以全球最大稳定币发行人Tether为例,其发行的泰达黄金代币市值从7月的8亿美元暴增至10月16日的16亿美元,实现翻倍增长。更引人注目的是,Tether已在瑞士建立独立金库,存放价值8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并计划进一步扩大储备规模。
这种发展趋势预示着:当稳定币市场迈向万亿美元规模时,黄金储备将成为制约黄金稳定币发展的关键因素。市场传闻Tether每周采购2吨实物黄金,采购量与我国央行月度购金量相当。随着稳定币发行人加入购金行列,黄金供需关系正经历根本性转变。
近年来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已使供需因素成为影响金价的核心变量。如今稳定币发行人的加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定价逻辑。黄金市场正在经历一场静默的「币圈化」革命,数字资产与传统贵金属的融合正在创造新的价值维度。
10月17日金价再创新高的直接导火索,是美国Zions与Western Alliance银行披露的坏账问题引发避险情绪。但深层驱动因素更为稳固:央行购金意愿持续强烈,稳定币发行人扩大黄金储备,这两股长期购金力量为金价提供坚实支撑。
央行增持黄金的核心逻辑在于避险需求。当前地缘冲突频发、贸易摩擦升级持续冲击全球信用体系,美债规模高企更动摇美元信用根基。历史数据显示,金价与美元信用呈显著负相关,每一轮美元信用削弱都伴随黄金历史性行情。美联储9月降息被市场解读为「窝囊降息」,进一步加剧美元信用重估预期。
从货币政策周期看,美联储已进入降息通道,宽松预期与避险需求形成共振。纳斯达克科技股估值触及高位背景下,市场避险需求可能从地缘端向交易端扩散,黄金的避险属性有望吸引资金流入,推动金价超涨。
图: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估值走势
尽管多家机构发布黄金大涨风险提示,但世界黄金协会指出,黄金总体持仓仍处于低位,期货市场投机性持仓未达历史峰值,表明市场尚未饱和。在美元信用动摇、全球避险需求升温、数字资产与传统市场融合的大背景下,黄金的长期配置价值正持续凸显。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决策前应咨询专业人士。我们不提供任何需特定资质的承销服务。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