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演员谢孟伟因“穿警服直播带货”事件持续发酵,引发社会广泛关注。9月17日晚,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确认谢某某(男,36岁,河北雄县人)在拍摄电影期间,身着带有明显警用标志的服装进行直播带货,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已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7日。
该事件起源于9月10日上午,谢孟伟在网络平台直播时,身着人民警察制式服装推销商品。此举迅速引发网友质疑,认为其行为违反相关规定,并于当天向云南警方举报。9月13日,谢孟伟发布视频公开道歉,但未能平息争议。9月18日中午,现代快报记者发现,其快手账号“嘎子谢孟伟”已被平台封禁,涉事直播平台正是快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为人民警察专用,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持有和使用。”《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管理规定》第十一条进一步明确:“影视制作单位和文艺团体因拍摄、演出需要,使用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的,应当报省级公安机关批准,并严格保管。非拍摄、演出时不得使用。”谢孟伟的行为已明显违反上述法律法规,公安机关依法处罚事实清楚、依据充分。
谢孟伟因电视剧《小兵张嘎》中的“嘎子哥”一角成为家喻户晓的“国民童星”,其机智勇敢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近年来他的公众形象屡遭质疑。此前,其直播间售卖的酒类、手机等商品多次陷入“假货质疑”和“价格争议”。去年年底,他甚至在直播中痛哭流涕、自扇耳光,坦言后悔卖酒,把路人缘都败光了。如今,他因触犯法律被行政拘留,令人唏嘘不已。
从备受喜爱的“国民童星”到争议缠身的艺人,谢孟伟的职业生涯可谓“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他不仅辜负了观众的情感滤镜,也透支了自身的公众形象。但愿这次的法律惩戒能让他真正醒悟:观众的追捧源于“嘎子哥”传递出的勇气与正义,而非对演员本人无底线的宽容;“国民童星”的标签不是可以肆意消耗的资本,反而更应是约束自己言行的“紧箍咒”。只有始终爱惜羽毛,才配得上过往的掌声与信任。
近年来,直播带货行业迅速崛起,成为新兴的商业浪潮。不少演员、艺人等公众人物纷纷入行,希望借势分得一杯羹。其中,有人甚至暂停演艺工作,转而全职投身直播带货。尤其是那些曾经拥有一定知名度,却苦于无戏可拍的演员,直播带货成了他们实现转型、拓宽职业路径的“再就业”渠道。
图片来源:九派新闻
从职业选择的角度看,公众人物涉足直播行业只要合法合规,都无可厚非。但需要明确的是,公众人物借助知名度和影响力涉足直播行业,本质上是一种“信任经济”。粉丝因喜爱而产生信任,因信任而愿意消费。为此,理应在选品、定价、宣传和售卖等各个环节,都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真正对得起这份信赖。一味追求销量、透支观众好感,甚至把支持者当成“提款机”的做法,注定无法长远,还可能遭到反噬。这样的教训,现实中已经比比皆是。
另外,关于直播带货行业的规范发展一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今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会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研究起草的《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要求平台经营者加强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服务机构、直播营销人员的身份认证和资质审核,强化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置,进一步压实平台企业的主体责任。这释放出清晰的政策信号:直播带货不是“法外之地”,无论是主播还是平台,都应在监管框架内合规经营。
流量会消散、热度会减退,唯有守住底线、恪守初心,才能在行业浪潮中站稳脚跟。这是对“嘎子哥”的警示,也是对所有从业者的提醒。
来源:席聪聪/“中青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