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不出3年,中国贬值最快的不是房子、现金,而是这3样东西

时间:2025-10-18 22:52:41 来源:诗意世界 作者:诗意世界

前几天整理房间,翻出 2020 年花 3 万块买的 65 寸智能电视,本以为是当年的顶配,结果上网一看,同款品牌的新款电视不仅性能翻倍,价格却只要 1.2 万。5 年时间贬值 60%,这个速度让我吓了一跳!

再看看身边,很多人盯着房价涨跌和 CPI 数字,却没发现身边这 3 样东西正在以更快的速度缩水,未来三年这种趋势只会更明显。



一、燃油车:三年贬值一半成常态

我表哥的经历堪称典型案例:2022 年初花 28 万买的合资品牌中型燃油车,今年想换新能源车时,4S 店只给 13 万收购价,3 年贬值超 50%。

这还不是个例,二手车市场里,燃油车收购价普遍比 3 年前下降 40%-60%,尤其是大排量车型几乎无人问津。

数据更能说明问题:2022 年燃油车销量占比还有 82%,到 2024 年已骤降至 51%。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彻底改变了市场格局 ——2024 年新能源车零售 1090 万辆,同比暴涨 41%,与燃油车的销量差距仅剩 109 万辆。



技术代差是关键,现在新能源车续航轻松突破 600 公里,岚图等品牌的超快充技术 12 分钟就能充至 80% 电量,而使用成本仅为燃油车的三分之一。

更要命的是政策限制不断加码,深圳等城市对燃油车征收拥堵费,停车费比新能源车贵一倍。

某车企数据显示,燃油车收入占比仍高达 74.8%,这样的企业未来日子只会更难。如果你现在还考虑买豪华品牌大排量燃油车,无异于高位接盘。



二、传统家电:价格战下的 "缩水冠军"

我家那台电视的遭遇绝非偶然。市场数据显示,2022-2025 年间,空调平均降价 35%,冰箱降价 28%,洗衣机降价 32%,电视更是暴跌 45%。

技术迭代速度快得惊人,2021 年买的空调现在已成 "老古董",新款制冷效率高 20%,耗电量却低 30%。

产能过剩让价格战愈演愈烈。2024 年四季度全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仅 76.4%,家电行业更是长期徘徊在 60%-70% 的低位,远低于 85% 的健康水平。



为了去库存,某品牌 65 寸电视活动价能降到平时的一半,消费者早已习惯 "买家电等大促"。

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转变更具杀伤力。租房群体增多降低了大家电购买意愿,即便是买房装修,更多人也选择性价比高的国产品牌而非高价进口货。

这种趋势下,家电产品买回来就开始贬值,想靠 "高端品牌" 保值根本不现实。



三、非经典款奢侈品:一年贬值六成成常态

这可能颠覆很多人的认知:除了少数经典款,大多数奢侈品贬值速度远超想象。做奢侈品回收的朋友告诉我,普通款手袋购买后一年内贬值 40%-60% 是常态,3 万块的包包一年后可能只值 1.2 万 - 1.8 万。

2024 年中国奢侈品市场迎来 "至暗时刻",境内销售额直接下降 17%,连曾经的 "硬通货" 劳力士都扛不住 —— 绿水鬼从巅峰 18 万跌至不足 11 万,白钢迪从 30 万降到 22 万以下。消费观念转变是主因,95 后、00 后更愿把钱花在旅游学习上,而非昂贵的 logo 上。

国产品牌的崛起更让奢侈品光环褪色。我最近买的国产品牌真皮包,质量设计不输大牌,价格却只要 1500 元。加上电商平台让价格透明化,同款奢侈品海外售价常比国内低 30%-50%,谁还愿意为溢价买单?



认清趋势才能避免踩坑

对比之下更能看清真相:2024 年 70 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下降 8.5%,CPI 仅上涨 0.2%,这些数字与上述三类物品的贬值速度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更关键的是,这种贬值是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带来的结构性变化,几乎不可逆。

给普通消费者三个建议:买燃油车优先考虑保值率高的混动车型,避开大排量豪华车;家电不用追新款,等技术成熟价格稳定后再入手更划算;奢侈品要么选二手经典款,要么考虑高性价比国产品牌。



其实换个角度看,这种贬值也是好事。技术进步让我们能用更少的钱享受更好的产品,消费回归理性让溢价泡沫被挤出。

就像我那台老电视,虽然贬值不少,但用了 5 年也算回本,现在花同样的钱能买到性能翻倍的新款,这不正是进步的体现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