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都反水了!ASML、荷兰光刻机供应商相继宣布,外媒:事情闹大了

时间:2025-10-19 06:29:24 来源:振华观史 作者:振华观史

ASML,这家荷兰光刻机的老大,又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这两年半导体的圈子都没有消停过,ASML夹在中美科技拉锯战中间,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紧巴巴。

根据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公布,中国大陆市场销售占比42%。其实这不是一次意外的反弹,可以说是一场“有意为之”的交易场所回流。



外媒评价:“荷兰供应商正在集体转向东方”。这句话并没有夸大,而是一个正在发生的现实。

荷兰政府、德国蔡司、一众材料商,明面上配合管制,背地里却在调整供应路线、加紧供货。

ASML为什么突然“反水”?供应商们为什么“集体倒戈”?



一是,荷兰政府对ASML实行出口数据“豁免”。

2023年10月份的时候,美国商务部抛出新规,禁止ASML向中国卖最先进的EUV光刻机,顺带把DUV设备出口也卡得死死的。

荷兰政府紧随其后,2024年1月取消了部分DUV机型的出口许可。设备型号包括TWINSCAN NXT:2050i和NXT:2100i,这些都是中国芯片制造的重要装备。



ASML按理说应该趋紧收手,但2025年第三季度的数据打了个反转牌。中国大陆销售占比飙到42%,较上季度暴涨15个百分点。

ASML早就预判到管制升级的节奏,提前向中国客户释放库存,尤其是DUV浸润式系统,包括NXT:1980i与2000i等型号。

2023年下半年,ASML甚至连续两季度向中国交付超过27台设备,是早些年全年出货数量的总和。





在这个过程中,ASML并未违反规定,供应商们只是在遵循规则的边界寻找“缝隙”。公司管理层的表态也很清晰:“我们遵守所有出口法规,但也必须服务客户”。

这不是反抗,而是生意的本能反应。

荷兰政府也没闲着,2023年9月,荷兰政府对ASML的部分DUV设备出口实行“数据豁免”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允许ASML不再对外公开这些设备的具体出口数量、型号和金额。



名义上,这是为了“保护商业机密”。但外媒看出了门道。

路透社1月17日报道称,这种豁免削弱了对中国高端制造能力的外部监测。

PAX和平组织的专家指出,这让军控机构难以判断这些设备是否被用于军事潜力芯片的开发。

按理说,荷兰对中国的双重用途产品出口数据是公开的。2023年官方统计显示仅为2.53亿欧元,中国排第六。



但ASML公布的财报却显示,对华营收接近89亿欧元,跃居第一。

这中间的差额,正是“豁免”带来的“隐身”部分。

对ASML而言,这是喘息机会;对荷兰政府而言,这是政治与经济之间的一种“平衡术”。ASML的设备并非一家独造,蔡司光学提供镜片,荷兰本土数十家中小企业提供机械部件、材料和系统集成。链条庞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2025年,德国蔡司在财报会议上明确表态,将继续为ASML DUV系统提供核心部件。

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在10月8日发布报告,称ASML与东京电子对中国的持续供货是“国家安全隐患”。

报告建议欧盟配合美国,通过“联合投资”换取对中国出口的限制。



但蔡司的回应是:“遵守德国法律,保障业务连续性”。蔡司企业要对股东负责,也要对订单负责。但问题是订单在中国。

二是,中国对稀土出口设限后,ASML供应商开始向亚洲转向。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实施稀土出口审批新机制。这项新规就是对行业实行监管,但对ASML的供应结构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光刻机的三大核心部件——光源、镜头和双工件台,都离不开稀土。

尤其是高NA EUV系统,对高纯度稀土材料依赖极高,这一新规让ASML措手不及。

ASML方面回应称,公司库存充足,可以应对短期波动。但库存不是永动机了,总有耗尽的一天。

外媒如彭博社报道称,ASML部分设备交付出现延迟。



荷兰多家材料企业开始紧急调整策略,派出代表前往东南亚、日本等地,寻找替代稀土来源。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荷兰材料商高管表示:“我们从没想过要替代中国稀土,现在不得不找备选。”

不作死就不会死,荷兰这回直接摊牌明抢了,这是逼着中国对他亮剑。

10月12日,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为期一年。





这家总部在奈梅亨的半导体公司,自2018年起已被中国闻泰科技全资收购,运营重心早已转向中国。

安世全球70%的产能在中国大陆,客户包括大众、宝马等欧洲汽车巨头。荷兰这一举动直接激怒了中国商务部。

10月14日,中国宣布对安世及其分包商实施出口管制,限制其芯片对外供应。结果是:欧洲汽车企业开始叫苦。芯片供给吃紧,交付周期拉长。



荷兰这波操作不是“打击中资”,而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就在安世被封锁的同时,ASML的财报显示:正是中国市场拉动了其2025年第三季度的业绩反弹。

这说明,荷兰政府一边试图打压某些中资企业,一边却不得不依赖中国市场托底本国高科技公司。



虽然这波“反水”表态是企业的无奈之举,但加速了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荷兰方面下手有点早了,错估了中国的反制能力,还有对中国稀土的依赖。连美方都顶不住稀土管制的压力,更别说一个小小的荷兰了。



猜你喜欢